难以忘却的纪念
长江商报消息 起义门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辛亥革命的见证。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距今有700多年历史。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营起义后,迅速控制中和门,南湖马炮营得以从此门入城,在城头架炮轰击湖广总督府,掀开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胜利,中和门改名为起义门。城楼解放前已倾废。1981年,城楼在原址修复。2011年,依据古城墙图纸,原样恢复重修了333米城墙,同时将这里扩大为红色景区。
辛亥百年,位于武昌首义路南段的起义门无论如何都不该被遗忘。
武昌起义胜利后,中和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后,“起义门”的名称得以恢复。
为迎接武昌首义一百周年,武汉市去年决定,修复起义门,同时新建楚望台遗址公园。整个恢复工程包括古城墙恢复工程、封建亭工程以及风雨长廊工程。
为了给这些工程腾出空间,起义门周边居民开始陆续搬迁。
85岁的王家顺老人,住在起义门城楼斜对面的起义后街46号8年多,最近他也要重新找房子了。
老人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他说这半年起义门一带变化太大了,道路拓宽,城楼改造,现在还赶着造长廊,了不得。
道路拓宽后,老人所住的房屋地势显得更低,马路与小道交界处有很高的台阶。老人腿脚不好,每次出门买菜,不得不绕远路,尽管如此,他却少有抱怨,他说,“纪念辛亥革命是件大事。”
老人对辛亥革命的历史知之甚少,他期待着工程早点完工,亲自去看一看,用他的话说是“去补补历史课”。
和王家顺一样,从小就在起义门附近长大的陈爹爹,对重修的起义门抱有很高的期待。
“三不知地(没事的时候),我就要来瞅瞅,看建的么样了。”6月12日上午,天空飘着细雨,75岁的他双手背在身后,站在距离建筑工地不足50米处,眯起眼睛,看敲敲打打的木匠做工。
陈爹爹抬起手臂,在半空中划了一道半圆弧,自高而低介绍。起义门曾是连接首义路与武昌城外的唯一通道,这一带原本是地势较高的山坡,城楼就建在坡顶。他小时候,常和伙伴在树林里玩耍。半山坡曾住着不少人家,现在均被马路代替了。
沿着老人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城楼和西侧城墙设立有4个圆拱门洞,大拱门通高7.4米,宽9.1米,小拱门通高5米,宽3.2米,便于车辆通行,拱门再往西将以28.9米长的残缺城墙逐步落地。东侧城墙连接楚望台遗址公园,公园内设立《首义烽火》浮雕,再现革命军夺取并打开城门,炮队进城的情景。整个雕塑长25米,建成后,人可穿行于群雕中的“城门和军械库门”。
城楼重檐歇山顶式仿木结构,分为上下两层,面积约为280平方米。“楼额上‘起义门’三字,是叶剑英80多岁时侯题写的。”陈爹爹还从报纸上得知,复建古城墙将有230米,他说等全部建好了,要用双脚丈量一遍。
本报记者 马秀佳/文
1. 2011年7月5日,起义门城墙主体修缮工程即将完毕。
2. 2月24日,起义门城楼上的起义军1911年使用过的大炮。
3. 2月24日,修缮前起义门城楼砖缝中开满了白色野花。
4. 4月5日,起义门附近新增的仿古建筑群。
5. 7月5日,起义门周围的老民房即将拆除。
6. 2月23日上午,起义门附近的居民在生蜂窝煤炉准备做饭,在此居住的居民最长已居住了四代人。
7. 2月23日,附近居民在起义门旁锻炼身体。
8. 7月4日,85岁的王家顺老人每天在这附近看工程进度。
9. 7月5日,工人们为了方便施工,支起蚊帐就住在起义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