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里的故宫
长江商报消息 故宫告别皇宫的地位已逾八十年,没有了皇帝的紫禁城,仍保留着紫禁城的傲慢。“失窃门”“会所门”“瓷器门”“拍卖门”……这里发生的些许事,公众不知道、上级不知道,除了神奇的“网友曝”,阳光始终徘徊在深宫大院之外。
故宫有理由感到尴尬,一个丑闻不断的事业单位,必然在运行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弊病。
故宫注定不会再成为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紫禁城,而是一个现代文明语境下的公共文化机构,一个由公共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从某种意义讲,公众对故宫的连续质疑,不只是针对故宫,还包括所有犯了错误、急于封锁消息、忙着无力辩解的某些事业单位。
价值连城的文物该为谁服务?
“有人说,收藏就是为了展览。这个话也对也不对。”高和说,“有时候观众对关闭的屋子扒着窗户往里看,觉得你越关着越有宝贝不让我们看。这个心情可以理解,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作为故宫原文物保管部主任,高和1993年退休后继续被返聘,1998年正式离开工作了40余年的故宫。
按照故宫博物院最近的统计数字,北京故宫馆藏文物已经达到180余万件。之前的媒体报道称,目前故宫地面展厅展出的文物尚不足馆藏的1%。关于故宫馆藏文物秘不示人的抱怨一直充斥坊间。
“1%这个数字也不见得就不对。因为展览不是摆古董摊儿,把所有东西都摆在那给大家看,说明什么也不管。”高和解释,“展览得有主题思想,根据构思再去选文物。”
他解释说,因为北京故宫曾经的皇家属性,所有建筑本身就是一组巨大的陈列展示。很多游客游览故宫的目的仍是为一睹昔日皇帝生活的奢靡。观众的需要和建筑意义的客观现实让故宫管理者从1949年之后,对这座庞大宫殿的定义逐渐分成两支——一条线索为宫廷历史,另一条线索为古代艺术。
这座拥有8700多个房间、占地15.5万平方米的宫殿中,有很多房子仍保持着最初的样子。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政权开始打扫这个代表着封建主义的宅院,在清除了25万立方米的垃圾之后,人们开始重新考虑故宫内文物的展览。少许文物被重新摆进各个宫殿大堂之后,有些观众又开始提出意见。
“像太和殿那么大地方,将近2000平米,都保持原状,不能开辟陈列啊。解放初期,我们摆过一段艺术品陈列,观众有意见。说你摆上古代艺术,把原状破坏了,我们看不到皇宫原貌。”高和回忆。
我们没有看到的国宝还有多少?
在现有展陈条件下,如果举办一个展览,需要先由陈列部门列出展览思路大纲,上交故宫博物院,经批准后,以此大纲为据到文物保管部门提取文物。“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有些藏品是重复的,比如一种瓷器有上百件重复品,没必要都拿出来,只需挑选其中一两件。比如铜钱有成千上万,也没必要都展出来。”高和说,“还有一些藏品作为博物馆收藏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从品貌上讲,这一件不如那一件,那么陈列人员不愿意去选那个不好的,这样的东西就会长期拿不出来。”
除了展览人员主观挑选和藏品重复外,还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藏品的易损。1980年,高和参与了一次故宫丝织品文物赴美巡展。在出发前,他们将展出的丝织品送往中国人民大学监测颜色数据。两个月后,展览结束回国,再次送检,色差已达数十倍。“肉眼都能看到颜色变化了。”高和仍感到十分惋惜,“再有一些瓷器,表皮都酥了,修也不好修,还能往外拿吗?但还是有收藏价值。如果拿出来我们饱了眼福,但是一个早晨就毁了。那是绝对错误的。”
这些造成众多文物难以与观众见面的原因,故宫管理者却一直疏于解释。而这些有实际困难和理由的藏品占了99%,深藏地下的文物中的比例又是多少?大家也无从得知。公众只知道,他们能看到的展品只占全部馆藏的极少部分。而大部分文物都秘藏于不知处于何处的地库。
在公众看来,一旦文物进入地库似乎意味着很难再见天日。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专业收藏人士等都在抱怨故宫展出的文物过少。在缺乏透明公开的制度、更缺乏公众参与和质询程序的情况下,公众开始怀疑故宫博物院会不会更加减少展览次数以求得文物稳妥。
“对内不对外”的做法,使公众不但无法看到更多的文物,更不知道偌大的故宫中到底存放着哪些国宝。
地库中
等待“临幸”的文物
故宫建立地库的设想始于1982年。
在那之前,故宫所藏文物都放置于地上库房。那些库房基本属于古建利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经过多年风吹日晒,门窗开裂,夏潮冬干。对于防盗的要求都很难满足,更奢谈对文物本身的保护。
为此,故宫先对地面仓库进行过整修。例如,将地面砖下和部分墙壁内侧铺上沥青隔潮,再配以抽湿机。
之后,经过数年的专家论证后,终于决定于1987年动工兴建故宫地库五千平米首期工程。一万七千平米的二期工程于1994年动工,三年后完工。
这期间的地质勘探基本打破了故宫地基为“一块整玉”和“七横八竖”结构的猜测。
“皇帝怕死,地基确实很厚,但不是像传说的那样。”高和笑着回忆。
地库竣工后,大量储藏于地面房间内的文物开始向地下转移。
“我在职的时候,文物还没完全进地库,大概进了30%,后来我听说进地库的文物应该占全部的将近60%。”高和回忆,“没有绝对化地分哪些文物要进地库。就是考虑宫廷历史部分能在地面保存的就没必要下地库。地库里主要是纺织品、书画、碑帖,还有青铜器、玉器、工艺品。”
“其实每年都做展览计划,不然的话文物保管部门也不好配合工作。一个单位有一个单位的规范,总不能在那呆着吧。”高和这么解释。
实际上,公众对于展览偏少的印象没有变化,那些存于地库的文物,只能默默等待陈列部人员的“临幸”。
深墙内神秘“宫”制
在曾担任故宫咨询员的小尚眼里,故宫实在是太大,不仅是面积,还有人。
据统计,故宫现有在职工1400余人,离退休人员600余人。“这还是有编制的,更多的是没编制的派遣人员。”小尚说。
所谓派遣人员,是指故宫委托中全人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全人才)招聘的派遣制员工,这些员工为故宫服务,但不占用故宫的编制。据中全人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务员介绍,故宫与中全人才在2005年以前就开始合作了,一般中全人才对派遣员工每人每月收取150元的中介费用,但如果超过50人,可适当降低,像故宫这种大型合作单位,可适当降低。据她介绍,目前故宫的员工中,约有几百人是中全人才派遣的,但具体数字尚无统计,最近5月份,中全人才刚刚向故宫派遣了60人。
小尚介绍,他每月的工资两千多元,据他所知,宫内有编制的普通员工的薪水大概比派遣制员工多1000元。小尚的评价是:“钱虽然不多,但是压力很小,是个很养人的地方,适合养老。”
正因如此,派遣员工往往工作两三年就辞职了。和小尚一样,另外一位中专毕业后被派遣到故宫作纪念品销售的“铁匠”(化名),也在工作两年后选择了离开。“我虽然爱故宫,但我出来的原因是,那种地方节奏很慢,和外面那种激烈的商业竞争比,我不想在那儿安逸惯了,失去在外面锻炼的机会……”他在微博里这样写道。“铁匠”在故宫工作时的收入每月不足两千元。
深宫大院,不只人多,部门也多。
据资料记载,1949年以后故宫博物院的组织机构进行多次调整。据统计,从1952年7月到1966年4月,经过13次调整变动,最后确定为院长办公室、政治部、业务工作部等9个部门,1997年达到十几个部室,2000年变为25个部处。现在,据故宫官网显示,共有31个机构部门。
然而,部门的增加和人员的增多并不能提高故宫的工作效率,因为所有官员都是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而这些人的收入也并不与门票或文物保护工作的效果挂钩,甚至有消息说,某些部门的成立完全是少数领导的随意决定,“但是没有证据”。
没有大内总管的紫禁城
据文化部网站显示,故宫的性质系直属事业单位,采用收支两条线的经营模式,门票等收入全部上缴,其行政支出则全部通过年度预算向财政部申请,主要包括员工工资、科研经费以及办公经费。维修费用则需申请专项资金。
但据调查,高达上亿元的商业开发收入和院外所属产权房屋出租所得却并不在公众视线之内。
“故宫的门票是要全部上交的,那么故宫员工的福利靠什么,就靠我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的经营收入。”“铁匠”说。
故宫文化服务中心的前身是设立于1952年的故宫商店。1984年,故宫商店更名为故宫服务公司,至1998年,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除了销售食品饮料和纪念品,故宫也出租销售摊位,但在“铁匠”眼里,出租摊位的收益实际并不高,因为“不是谁想租就能租,往往是承包给一些有后台的人,价钱很便宜”。
另一项经营活动是故宫门票广告。据了解,从2005年至2009年门票广告均由雀巢承担,但在任何公共信息渠道,均无法获得故宫门票广告的招投标及中标的具体内容。
除此之外,出租宫内场地举办会议或活动亦是一项不小的进项。故宫城墙外的一些商铺所有权,也归故宫所有。这些收入,既不上缴国库,其使用亦不受公众监管。
但曾在故宫工作过13年的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甄元森认为,“故宫每年的运营费用很大,国家的拨款根本不够用,这里面有古建的维修,文物的修复等等。古建维修最费钱,随便一个小项目都需要上千万元,如果仅仅靠国家拨款,什么事都做不了。”
建福宫花园修复者陈启宗——
“我不希望
故宫有铜臭”
1923年6月27日夜,一场十个小时的大火,将紫禁城内建福宫花园化为废墟,相邻的中正殿也基本被烧毁。关于起火原因,或说建筑内佛堂燃烛所致,或说电线漏电,另有人认为宫内太监为掩盖盗宝罪行而将花园内建筑付之一炬。不论原因为何,这场大火的直接后果是,曾经华美的建福宫花园和中正殿此后以废墟的面貌存在了七十多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香港商人陈启宗走进了故宫,并从此开始漫长的修复历程。
2005年,复建工程竣工,崭新的花园建筑群取代了从前的荒芜。在谈到自己之所以选择重建建福宫花园作为第一个投入项目时,陈启宗说:“文物的破坏是一个国家衰败的明证,而修复是繁荣的确证。”
故宫从来不要外面的钱
问:当年为什么去修复建福宫?
陈启宗(下简称陈):我的钱是不给儿子的,那用来干什么?做慈善呐!我那时候觉得中国的文物保护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所以就设立了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再后来听说故宫里面有块空地,我就奇怪,故宫里怎么会有块空地呢?进去一看,真是大吃一惊,里面整块地都是垃圾,还有条木船。
问:从申请到敲定,用了多久?
陈:到我在故宫签协议书是99年,一共是5年。我知道故宫从来不要外面的钱,97年之前,要有香港的钱进来,能不能够接受呢?还要中央去批,去批了几年。所以程序比较复杂。不过后来还是批下来了。
问:那个过程如此漫长,可能一般人也就放弃了。
陈: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故宫是个特别的地方,必须很小心处理。
1999年签约,2000年开工,我答应故宫2005年12月31号之前要盖好,那不是修复,那是重盖啊,都烧坏了。结果我是2005年11月做好的。
问:那复建的过程需要遵循什么?
陈:这个没有自由度。原本是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像罗哲文、张开济、梁从诫这些国家级老前辈,都很支持我们。故宫里有的是专家,他们负责技术跟操作,我们负责资金和管理。
从不希望故宫有商业行为
问:修复建福宫是花了1400万美金吗?
答:不要乱说。
问:既然不是1400万,为什么不站出来告诉大家?
陈:告诉大家干什么?我曾经跟故宫的领导说过一句话,我说:我不希望在故宫里有铜臭。
有一次他们跟我提议,说陈先生你盖好了以后我们要在里面立个像,你陈先生的像。我说谢谢了,千万不要……那是国家的地方,是中国文明的一个结晶,你把一个人的名字写上去这算什么?这样是不对的。
问:你什么时候知道会所事件的?
陈:在香港看报纸的时候知道的。
问:这个事情你后来有向故宫核实过吗?
陈:没有,那个不是我的事儿了。建完以后我们跟故宫有一个两年多的共同管理协议,到2008年12月尾结束,结束了以后就还给它了,还给它以后发生什么事,就与我无关了。我自己也不能随便进去。
问:知道故宫建私人会所,你是怎样的心情?
陈:第一我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事,第二,我盖好了以后,共同管理合约结束后,我就不再问了。
我们从第一天开始是希望立一个典范,不只最终产品,就连过程也必须是最好的,我可以保证,在故宫的几年功夫里,建福宫花园应该是全北京最干净的工地。你只能够做你该做的,我替别人做了个典范,要是别人不听,我能做什么呢?我早就跟故宫方面说了,从第一天我就跟他们说我不希望故宫有商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