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迈入“70亿时代”

2011-10-23 01:37:4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1987年,世界人口首次突破50亿。

过了12年,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了60亿。

又过了12年,联合国宣布:全球人口将在2011年10月31日达到70亿,而第70亿个地球宝宝,最有可能在亚洲一座城市出生。

按照中国父母的习惯,这么一个可以让孩子留名青史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不过,当你看完上面这几行字时,世界上就已经有几千个婴儿降生了,如何确定第70亿个地球宝宝到底是谁呢?

第60亿个孩子

由“领导指定”

想确定第70亿个地球宝宝,就不能不先了解下第60亿个地球宝宝是如何确定的了。

1999年10月12日,经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确认,第60亿个地球宝宝在波黑诞生,时任联合国发言人科夫曼称:“这个决定的背后并无政治或任何其他理由。如果秘书长身处纽约的话,那么就会是一名纽约婴儿。”

至于70亿这个数字,靠的不是这种“领导指定”。实际上,第70亿个地球宝宝只是被象征性地选择出来。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问题专家杜鹏教授介绍,第70亿个地球人的概念,其实只是为了宣传重视人口问题的一个噱头,借助人们对第70亿个人的关注来提醒人们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之所以选在亚洲一个城市里,只是因为亚洲人口的增长对世界人口的影响较大,并且亚洲正处于城市化最快的时代,“比如选择在亚洲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医院,这都是一种象征性选择。”

联合国选择的2011年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的万圣夜,选择这个日子,并非精确预计第70亿位公民的生日,而是借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时刻,再次向人们警醒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过剩。

70亿时代

少生还是多生?

地球上的人口就要超过70亿了,那么地球人会不会一直不断增长下去呢?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专家分析,2050年左右时,全球人口到达90亿人时,也许会迎来人口增长的转折点。

联合国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全球人口将达到70亿的同时,宣布了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作为整体,全球人口正向非激增方向发展。”

中国年轻的父母们应该对这样一个结果感慨万分,因为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减少了4亿人的出生,就算是按照学者们最保守的估计,在三十年的计划生育中,也少出生了超过1亿中国人。

地球到底能够承载多少人?据科学家测算,地球最多只能养活100亿至150亿居民,若继续不受控制地增长,地球将不堪重负,人类将遭遇毁灭性灾难。

据联合国估计,世界人口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峰值100亿,然后随着高生育率国家的经济发展成熟,人口将逐渐回落。

这一统计似乎验证了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发展即自由”理论:即投入资金改善贫穷人口的经济状况,帮助经济欠发达国家实现发展,当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变得更加智慧,他们将花费更多时间学习和思考,而非寻找食物和水,并将自动地少生孩子,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孩子。

2050年

人口或达90亿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专栏作者说:“世界人口还在以每年8000万的速度增长,这很难不让我们感到警惕。”

《国家地理》杂志的专家预计,世界人口将会在本世纪中平稳保持在90亿,“我们如何能够在2050年喂饱90亿人口,这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问题”。

人口数量增加大部分是来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在下一个10年,这些国家的人口数量将会翻倍。现在,我们拥有18亿年龄在10-24岁的青年。人口学家说,平均一对夫妻需要生2.1个小孩从而保持人口平稳。

在欧洲和东亚的部分地区,人们担忧可能没有足够的年轻人供养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口。

70亿人里

近10亿人在挨饿

世界上现在仍有近10亿人长期忍受饥饿。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公布的2010年全球遭受长期饥饿人口的估计数为9.25亿。

由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在修订饥饿发生率的计算方法,因此2011年世界长期饥饿人口的估计数据仍未公布。

人口激增

带来真实威胁

近年来,随着粮食价格高涨、能源短缺、全球变暖、生物灭绝等关键词充斥着这个世界,科学家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一个终极命题——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

对于一个常常被贫困人口、自然灾害和粮食饮水短缺所困扰的群体来说,这些冰冷的数字显得更加残酷。日益增长的人口负担,是否最终会导致大灾难的降临和不可扭转的环境破坏——比如气候变暖,野生动植物大规模灭绝?

伦敦大学学院生物系教授斯蒂夫·琼斯研究认为,相较于其他的动物群体,人类的繁衍规模比正常情况扩大了一万倍,“如果没有农业,人类到现在的人口数量或许刚超过五十万”。

一些生态学家提出,农业的发展使人类陷入两难境地——农业是人类繁衍和繁荣的助推器,也是地球上大部分生态问题的根源。

“农业意味着砍伐森林,意味着肥料中的氮渗进土壤,农业用水占据了人类总用水量的85%。我们实际上在蚕食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杰弗瑞·萨科斯说。

印度作家拉尼亚尼·莫汉蒂则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商业化的世界倾向于将人口视为“红利”,以至人口过剩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到2025年,印度人口有望达到14亿,超越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如今,媒体和商家大部分情况下将人口视为印度最大的资产。”莫汉蒂写道,“但他们忽视了,我们不仅仅是手机和信用卡的消费者,同样也是食物和水的消费者。”

富国“余粮”

难解穷人饥饿

“第70亿位公民将降生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这个世界有足够多的食物,却仍有无数人忍饥挨饿。这个世界很多人生活奢侈,却仍有无数人陷入赤贫。”9月初,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到全球人口达70亿时说。

数据显示,2005年,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群占据了全球个人消费总量的76.6%,最穷困的五分之一人口仅占消费总量的1.5%。这一矛盾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最为显著,这里有8亿人口,靠着平均每公顷土地一吨的粮食产量来维持生计。

“我们种出的食物足够喂饱世界,几十年来都是如此,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人无法获得这些食物。”美国密歇根大学生态学家凯瑟琳·巴德格雷言之凿凿。巴德格雷领导着一个有机农业研究小组,希望用“不伤害大自然的方式”来喂饱人类。

消费模式也是一个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曾发布报告称,“如果地球上所有人维持目前欧洲人的消费模式,我们所耗费的资源将超过地球供养能力的三倍。”

由于各国贫富不均的现状,富国的“余粮”很难转化为穷困人口的“有效供给”。开放的、流通的全球市场并未能改善现状,贸易的开放性使得一些国家放弃了粮食自主转而依赖进口,从而增添了粮食安全的风险。这在2008年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引发的危机得到证明。

“在不断高涨的谷物价格面前,主要粮食出口国都关闭了大门,国际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加剧了分配的不公平”,《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杰弗瑞·萨科斯说。

◇预测

2050年

全球人口版图

中国人口可能保持在13亿左右

非洲和印度人口飞速增长,俄罗斯人口下降,中国人口保持平稳,从现在到2050年保持在大约13亿。这些将会改变2050年世界总共94亿人口的组成。看起来,未来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

印度人口2025年超过中国

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预计,2050年的世界是这样的:印度将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在2025年就会超过中国。美国还会保持现在的位置排名第三,拥有4.23亿人口(从2010年的3.08亿有所提高)。

非洲人口将激增

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两个国家是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

尼日利亚自称现在的人口是1.66亿,到2050年,该国人口将会快速增长至4.25亿。埃塞俄比亚的人口总数将会增加至原来的3倍,从9100万增长至2.78亿,让这个东非国家首次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前10个国家之一。

事实上,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资料,虽然只有18%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所谓的“高生育率”国家(女性平均拥有1.5个以上的女儿),大多数这些国家都在非洲;该大陆在未来10年将会经历重大的人口增长,这让在一些非洲国家已经非常严重的食物供应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人口下降将让俄美日头疼

可能最不幸的变化发生在俄罗斯。

从1992年开始,这个寒冷、广阔的国家就开始经历人口的稳步下降,美国人口统计局预计俄罗斯的人口将会进一步下降,从1.39亿下降至2050年的1.09亿。这个降幅高达21%,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的人口还要多。

与其他国家相似,俄罗斯正在经历下降的人口出生率,但是它还在经历相对较低的人口寿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俄罗斯男性的人口寿命仅仅是62岁,这通常被归咎于该国高频率的喝酒和不健康的饮食。

相比,日本也在与人口下降抗争,但是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该国男性的寿命为80岁,女性为86岁。

中国能容纳多少人口?

据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公布的资料,中国的整个自然环境最多能容纳15—16亿人口,许多短缺性资源能容纳的人口低于10亿。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规模在下一世纪的中叶将达到环境的最大容量值。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现在中国就已经有约13.4亿的人口,面临的资源状况越显严峻。

对此,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新认为,缓解人口只能从两方面着手: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同时提高人口素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既充分又合理的利用。不仅要强调人口文化智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口资源环境素质的提高,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中国人口的现代化。这两方面的政策如果得以有效推行,就能减轻人口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新快报、齐鲁晚报、哈尔滨日报、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