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未死 前途漫漫
长江商报消息 G20峰会上的希腊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棘手的欧债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不久前,德国《商报》分析欧债危机怎么解决时,开过一个天窗:刊发对法国巴黎银行首席执行官的专访,只登了记者提问,而没有受访者回答。“金融精英已无话可说了,他们没有答案。这就是欧洲银行现状的象征。”《商报》在编者按中写道。在种种质疑和担忧中,经过8个多小时马拉松式的磋商,10月27日凌晨,欧盟峰会终于出台了一揽子欧元区救助方案。
德国《明镜》周刊追问1万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将如何分配、怎样落实。英国《经济学人》则预言,“在未来大概十年中,这次10月23日和26日欧洲双峰会可能越来越像一个转折点——17个欧元区国家开始与10个非欧元区国家分道扬镳。”欧洲改革研究中心机构主任查尔斯·格兰特表示,欧债危机远远没有结束,“这是欧元区国家反思自身经济和政治问题的起点。
“马拉松”磋商后,“欧元活过来了”
希腊歌手乔治·麦哈克斯定居意大利快一年了,他10月中旬刚得到罗马“亚历山大”酒吧的演出机会,正等着签合同,“哪里的钱都不好挣,这两年在意大利谁能有个固定工作都是幸运事。这是我的第一份长期合同,不想再漂泊了。”
乔治·麦哈克斯的祖国也正等待着一份决定命运的“合同”。
拯救欧元区的重任别无他途地落到了政治家身上。布鲁塞尔当地时间10月26日,欧盟峰会再次召开。这一天,希腊的公交部门仍在罢工。作为欧债危机肇始国,过去一年中,希腊民众在政府一轮又一轮的紧缩财政中煎熬。也是在这一天,意大利政府致信欧盟,表示今年年底要调整、改革劳动法和福利系统。和意大利际遇相似的还有西班牙,被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屡次下调主权债务评级后,“斗牛士”威风不再。
2011年10月27日凌晨4点多的布鲁塞尔,各国领导经过8个多小时马拉松式的磋商,各国记者焦急等待近10个小时后,双眼通红的法国总统萨科齐来到新闻发布厅,宣布峰会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现有救助机制即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火力得到扩充,规模从4400亿欧元增至1万亿欧元;在银行业认可下,为希腊债务减记50%,相当于1000亿欧元;2012年6月底前将欧洲主要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9%,此前有分析指出,为满足这一标准,欧洲银行业可能需要注资约1000亿欧元。
“欧元又活过来了。领导人保持谨慎。市场信心到底有多大,还有待观察。归根到底,一揽子协议必须得到实施并显示持久效果。”德国《明镜》周刊写到。
英法“争吵”背后的利益之争
新方案毕竟通过了,英国首相卡梅伦还是松了一口气。
而他与法国总统萨科齐在10月23日峰会上的公开争吵,已成为欧盟自救史的一个重要注脚。
在由27个国家组成的欧盟,其中17个使用欧元,被称为“欧元区国家”。萨科齐主张加强欧元国家的统一协调,坚持3天后的二次欧盟峰会由17个欧元国参加,并从此成为惯例。就把非欧元区的英国排除在外,遭到卡梅伦的反驳,“我们必须保证非欧元区国家的利益,尊重欧盟27国单一市场的完整性,这也关乎英国利益。”
“你失去了闭嘴的好机会,我们厌恶你的批评。别来告诉我们做什么,你说你痛恨欧元,现在却想干预会议。”萨科齐针锋相对。
此时,距利比亚传来卡扎菲死讯不过3天。英国《卫报》发问:萨科齐和卡梅伦,这两位刚在利比亚战场团结获胜的盟友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呢?
英法首脑的不睦,折射出欧盟内17国与27国双层架构的矛盾。
更令卡梅伦郁闷的是,批评之声不仅来自反对党。当天,英国议会否决了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决的动议,这一结果符合期待,却令他高兴不起来。因为有大约80名保守党议员对动议投了赞成票,占保守党议员的1/4以上。这是英国史上,针对欧盟问题保守党内部出现的最大分歧。
“在这个危机关头,对是否退盟展开全民公决,时机不对。当邻居房子着火了,你的第一冲动应该是去帮着救火,而不是只想着怎么不让火势殃及自身。”卡梅伦对国民强调,但他也抱怨欧元区越来越明显的抱团行为,破坏了欧盟自由市场的规则,使10个非欧元区国家感觉犹如二等公民。
受到“屈辱”的还有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他10月26日对媒体“揭露”说,默克尔与萨科齐在被问及意大利债务状况时,交换“会心微笑”,默克尔事后向他道歉。但对此,德国不予承认。
德国人动脑子,法国人作决定
卡梅伦和萨科齐“吵嘴”不是目前欧盟唯一的矛盾。人们看到在欧元区内部,在法德这两架马车之间,也出现了某种错位。10月27日,在布鲁塞尔熬了一夜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出现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对此,法国媒体都用了“罕见”一词。
“说真的,如果没有达成协议,陷入灾难的将不仅是欧洲,而是整个世界。”萨科齐的表态透出一种庆幸,随后他又开始高调地批评希腊,“希腊加入欧元区,是基于错误的财政数据,它没有做好准备,那是2001年的错误决定。而在过去几个月,我们开始承受后果。”
萨科齐所说的“我们”,是欧盟。法国《世界报》用不无八卦的语调评论说,萨科齐早习惯以欧盟代言人的身份说话,“他的调门很高,但是每次发言前,总要问问站在身边的那个女人。那个女人不是他的妻子布吕妮,而是德国总理默克尔。”
“默科齐”,已成了欧盟内部的一个时髦组合词。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萨科齐和默克尔总摆出并肩作战的姿态。但在分析人士看来,两人关系并非并驾齐驱,而更像是三轮摩托车上的骑手和乘客。德国驾驭车辆,法国坐在最醒目位置指挥方向,“这样的组合不仅隐藏了德国的实力,也暗含了法国的衰弱。”来自欧盟的经济数据显示,从1974年以来,法国就没有出现过预算盈余。
在前行过程中,法德并非总是意见一致。1万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并非现成,需要融资。萨科齐希望通过欧洲央行融资,默克尔明确反对,坚持要保证欧洲央行的独立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行政总裁克劳斯·雷格林也认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杠杆化操作方法“简单而透明”,基本原理与住房贷款的杠杆效应相似,但如果对欧洲央行注资的话,会带来通货膨胀问题。
人们发现,每当出现分歧,最终占上风的往往并非萨科齐。不久前,当法国主权信用和银行业务都遭遇市场攻击时,法国《世界报》问默克尔:此种情况下,和萨科齐的伙伴关系是否还能平等?默克尔笑而不答。相比之下,10月27日的电视访谈中,萨科齐对默克尔的评价却有些深意,他说,德国人动脑子,我们作决定。
开端
2009年十二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
发展
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蔓延
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升级
希腊财政部长称,希腊在2010年5月19日之前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以度过危机。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10日凌晨达成了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稳定机制,避免危机蔓延。
余震
欧盟对希腊的第二轮援助方案迟迟没有出台,而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形势也骤然紧张,外界担心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扩散并进而影响欧元区整体经济发展。布鲁塞尔当地时间10月26日,欧盟峰会再次召开,10月27日凌晨,欧盟峰会终于出台了一揽子欧元区救助方案。
◆特写
危机下的希腊人
“现在生活越来越困苦”
希腊公民乔安娜表示,在希腊,一个普通四口之家每个月需要1300欧元来生活。然而,希腊民众的平均月薪仅有500欧元。现在物价高企,赋税繁多,民众很难承担生活的重担。
乔安娜是一名普通的希腊公民,一家五口住在希腊北部城市塞萨洛尼基。乔安娜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经营着一家婚纱店,家庭条件在当地尚属中等。
然而,这样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在债务危机的影响下,生活已开始出现困难。乔安娜日前对记者表示,债务危机发生后,父亲的薪水被削减了1000欧元,母亲的婚纱店效益也越来越差,但他们每年还要支付8000欧元的养老和医疗保险。
乔安娜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希腊国会议员透露的资料显示,在希腊,一个普通四口之家每个月需要950欧元来应付日常所需,租住一间75平米的公寓每月租金至少300欧元,电费大概45欧元,还不包括水费和电话费。然而,希腊民众的平均月薪仅有500欧元。乔安娜表示,现在物价高企,赋税繁多,民众很难承担生活的重担。
乔安娜的邻居德米崔今年37岁,是一家门窗生产工厂的工人。2009年以前,德米崔月薪1200欧元,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8个小时。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工厂效益下滑,开始大量裁员并缩短生产时间。现在德米崔一周工作5天,每天只工作5个小时,工资降到750欧元。德米崔的妻子曾是一名理发师,去年失业,现在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小学,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德米崔每个月微薄的工资,这种家庭在希腊非常典型。
过去,德米崔一家每年都会出国旅游,但这种休闲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因为物价上升,德米崔甚至买不起超市的生活用品,他每个月不得不驱车2个小时,前往保加利亚购买食物和衣服。德米崔的两个孩子以前还能在培训机构学习外语,但现在也不得不放弃。“政府曾经承诺孩子们能接受全日制教育,但因为财政紧缩政策,他们现在每天只上半天学。”德米崔说。
政府不再建立新学校,关闭了近800所校园图书馆,甚至向5到18岁的孩子发放教学光盘,取代成本更高的书本。德米崔气愤地说,“我们不奢望过富翁的日子,但是现在连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机会都被剥夺了。”
◆分析
这是欧盟有史以来最大挑战
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行政总裁克劳斯·雷格林看来,欧债危机并不是没有出头之日,“我们还没有掌握危机的规律,各个国家都需要时间调整。2到3年之后,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而希腊人似乎早已失去了耐性。
希腊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漫画:“瞧,又有个懒人在喝咖啡。”画面上,跟在德国纳粹身后的还有法国士兵。而这份报纸的头版标题则更直接:德国坦克带来了全新的备份录,更严格的紧缩政策和永远的监视。
如此担忧也许有些夸张,但自从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德国所表现出的影响力,的确引起了世界关注。
“我们面对的这场信任危机、主权债务危机,是四五十年积累而成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全面改变。”默克尔说。
欧洲改革研究中心机构主任查尔斯·格兰特认同“全面改变”的说法,但他更强调,欧盟政治一体化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施单一货币只是经济一体化的一部分;经历危机之后,各国自身的和欧元区统一的经济政策需要调整,而政治一体化进程必须加速了。”
从经济总量只占欧盟2%的希腊开始发酵的债务危机,传染到爱尔兰、葡萄牙,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和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也难以幸免……最终演化为疑问:欧元会死吗?
查尔斯·格兰特的答案是:不会。“他们必须保住欧元,否则对政治经济造成的影响难以想象,这是底线。应该说,欧元区诸国在数次挣扎后,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虹也认为,欧元消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次危机后,欧洲的制度肯定是要转型,福利国家削减福利就是一个明显信号。欧洲人必须要回答,欧洲一体化到底要向哪个方向去。
这个问题需要时间来解答。面对欧盟有史以来最大挑战,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解决债务危机,绝非是一次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目前还没有人看到马拉松的终点。
10月2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左)、爱尔兰总理肯尼(中)和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欧盟峰会上协调应对欧债危机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