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退房”故事

2011-11-13 01:46:3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他们大多生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没有傲人的家世,衣着并不光鲜,手机也不够炫。他们大多是在2005年之后来到上海,错过了2001年以来房价回调的第一个低点。
    前不久,房价一下降了5000元,高价买进房子的老业主要求开发商退房或者补偿差价。房价下跌,持币待购者见猎心喜,高位吃进的老业主心如汤煮。退房潮动,几家欢乐几家愁,一边是政府和市场反复拉锯的楼市调控战,一边是刚需压迫下购房者苦逼煎熬的噩梦。
    在10月之前,王林和她的邻居们还是幸福的买房者,虽然花光了大部分的积蓄,甚至举家借债,但毕竟在上海,有了一间自己的房子。面对节节攀升的上海房价,王林坚定认为,相比其他投资,房子总是最保值的。但是,让他们意想不到,今年9月底刚买的房子,单价还是每平方米15500元,到了10月,就变成了每平方米10500元,足足降了5000元。王林算了一下,花了120多万买进的78平方米的房子,半个月不到,就缩水近40万,这得让她和丈夫不吃不喝干上三年。
    买房
    工作多年东拼西凑攒够首付
    新婚的王林来自江西一个县城,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做客服。这个26岁的新上海人,涂着褪色的紫色指甲油,背着一个在海宁皮具城花100元买的仿皮包。最值钱的是,她手上戴着的一个不大的钻戒,这是她的婚戒,也是和陈刚结婚以来,最让她满意的地方。
    32岁的盛宣老家在四川德阳,来上海已经七个年头,是一家食品公司的销售,靠着自己的积累,还有父母、姐姐凑的钱,购买了一套单价15000元、78平方米的两居室,首付一下付了37万元。
    在这些业主的讲述里,他们无一例外是刚需,要结婚,要生子,还要把父母接来生活。这是他们的第一套房,自己的积蓄不够首付,或者啃老,或者向朋友借。在上海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他们的买房宣言很煽情,“我们怀揣着梦想来到了上海,我们每个人都默默无闻努力工作,我们期望能买得起房子,内环买不起,我们想中环,中环买不起,我们想外环,现在我们买了外环高速外的一个荒地里竖起的一个期房,两边都是农田,住进去还不知道到哪儿买菜,但我们仍然选择了,那是我们的梦想。”
    王林搬家搬怕了,一年之内搬了三次家,最窘迫的一次,第二天房子就到期了,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
    王林做梦都想着买房子。陈刚笑她,只要是房子,都觉得不错。王林说,自己被房价涨怕了。
    2008年年底,房市处于短暂的低谷期,王林还在北京,看上了北五环外一个叫“悦溪”的楼盘,时价8800每平方米,总价才60多万元,她想买,当时还是男朋友的陈刚劝她,再等等,房价没准还能再跌一点。当她2010年年底离开北京时,悦溪的单价已经超过2万元。王林后悔极了,“要是当时买了,就赚了几十万了”。
    2009到2010年,在中国的房市最疯狂的两年中,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其他二线城市,房价一路狂飙,多个城市的涨幅超过了100%。陈刚一直劝王林,再看一看,房价还会跌。结果王林一直看,房价越看越高,在看房和与陈刚吵架中,房价一天天上涨,终于涨到王林这样的新移民踮着脚也买不起的高度了。“有一阵子,我每天看到房价都是不一样的价格,我当时要疯了。”
    王林一度也想,这么租房也不错,但在看到米兰公寓的那一刻,又着魔了。虽然郊区,但是环境还不错,又有地铁线,她看中了一套78平方米、总价120万的两居室。售楼员蛊惑王林,只剩两套,再不买就没了。
    陈刚仍然劝王林再想想,房价没准会跌。王林害怕,她怕再等等,房子又涨了,又没了。王林向父母借了10万元,陈刚也向朋友借了点,加上两人的积蓄,总算凑够了首付。2011年9月,签合同的那天,她跟老公说:“好高兴,终于有自己的家了,盼了这么多年,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回想起买房的那天,王林笑了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幻灭
    部分资金紧缺开发商悄然降价
    但是,王林的幸福感很快戛然而止。国庆黄金周刚过,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终于见效,过去两年内一直在涨的房价绷不住了,北京通州的京贸国际城单价从最高点26000元的单价跌到14500元,全国八成城市的成交量出现了同比下跌,其中8个城市的同比跌幅达到50%以上。眼看金九银十要惨淡收场,那些资金紧缺、年底销售目标难完成的开发商开始悄然降价。
    对这些小业主而言,几乎赔掉了他们的首付,这是他们所有的积蓄,他们想不通,也不甘心。
    盛宣认为是房价不停地涨,逼得他不得不买,“我们全家人的血汗买的房子,一夜之间变成我们倒欠银行了,”盛宣说,“我支持房价调控,希望降价,谁都想买便宜的,但要尊重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感受!”
    早在2005、2008年的房价下跌声中,都伴随着业主们的退房潮。这一次也不例外,业主们不打算认赌服输。
    房产公司的态度很明确,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解决沟通问题,业主提出的退房和补偿现在没有办法做到。
    业主们的举动也不被外界所认同,舆论大多指责维权者契约精神缺失。有网友甚至揶揄说:房子涨价,他们是不是要还钱给开发商?
    业主代表之一周文,试图为他们的行动去金钱化,试图扭转被公众质疑“因降价而退房”的形象。
    他甚至表示,业主对降价没有任何异议,大部分业主是刚需,对价格不那么敏感,降价不是大家退房的主要原因,而是对存在的很多违规行为产生了质疑。“它的价格高也好,低也好,我们都理解是市场行为,跟我们没有关系。就算它涨价,我也要退房。”周文说。
    周文为退房去金钱化的努力不怎么成功,更多的业主在乎的是自己的血汗钱,有维权业主说到父母卖掉的那套房子凑的首付一夜之间没有了,失声痛哭。虽然周文坚称合同在法律上是无效的,但维权的业主们用尽了一切可能的办法——除了走司法途径。
    说法
    律师:极少有退房者的
    诉求能获法院支持
    没有业主愿意打官司,他们的解释是,为了买房,欠了外债,又要还贷,又要租房,还要上班,没有那么多精力,也没有钱请律师。和业主们截然相反的是,房产商一点也不怕打官司。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建筑房产中心主任周月萍律师,从事建筑与房地产法律问题研究和实践十几年。在她的记忆中,极少有业主的退房诉求能获得法院支持,“除非购房合同上买卖双方有约定,在房价下跌时可以退房或者退款补偿。否则,业主的这种诉求缺乏合同依据。签定合同就是为了严格履行的,如果签一份合同,随时可能被撕毁,不仅仅破坏了交易秩序,也会让每个人产生不安全感。这无疑背离了现代社会的法治和契约精神。”
    和房产商协商不成,业主们都期盼着政府能出面协调。盛宣说,“希望政府救救我们,帮帮我们。”
    政府出面有时也真有效。浦东交建委出面协调后,一房地产商宣布暂停降价销售。但购房的老业主们没有前者幸运。10月28日,他们听到了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的最新说法:如果在合同执行中发生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应该按照合同约定,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王林还在和先生吵架,陈刚责怪王林当初买房的决定,王林气急了会说要离婚,不想过了。
    “买这个房子,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曾经寄托了王林无数梦想的房子,如今就像钉子一样深深地扎在她的心里。中国的房市,诡异得连经济学家们也跌碎了一地眼镜,更何况这些年轻人。他们误以为,中国的房市只涨不跌,只赚不赔。他们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尽管都表示不会放弃,但听起来已经底气不足。(部分受访者为化名)据南都周刊
    楼市5年调控历程
    2005
    2004年到2005年期间,房价涨幅超过了15%,在2005年,政府进行了调控。房价停止上涨,引来2001年之后第一次房价回调。但在调控政策退出之后的2007年,房价又大涨。
    2008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房价开始下降,但在10月底,国家出台救市政策,房价回涨,2009年达到惊人的23.2%的涨幅。
    2010
    史上最严格调控政策出台,房价涨幅下滑,但是半年后又开始涨价,2011年2月开始,限购政策在各个大中城市陆续出台,下半年来房价开始逐渐下降。
    据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