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比善后更重要
长江商报消息 去年,“湄公河惨案”发生后,有媒体评论,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不断扩展,但在保护海外公民安全方面,中国还是个新手。“救火队员”式的应急处置已捉襟见肘,中国这个“新手”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应利用民间保安机构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报道认为,中资企业倾向于在有风险的地方投资和经营,而且通常会带自己的工人去那些西方企业会雇当地人做事的偏远地区。
负责研究中国在非活动的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巴里·索特曼说,此类工程的性质“使混乱的袭击更容易发生,因为被袭击者几乎没有受到保护”。
中资企业一般不会采取西方企业在危险地区所用的保护措施——雇用外国安保人员,而往往依赖当地的安全部队。利用民间保安机构来保卫本国侨民和驻外企业机构的安全,已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但中国在这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
加大安全投入
以往,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只重视经济成本的核算,只要回报率可观,便跃跃欲试,对安全成本考虑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
在了解风险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该尽量为项目配备一套自有的安保力量——毕竟,预防比善后更重要,遇事后借用当地政府军,需要经过一连串繁琐的外交手续,效率不高。
在这方面,抗击索马里海盗的经验可供借鉴。商船来往于亚丁湾地区,海盗随时可能出现,不少货运公司聘请了安保力量随船队出海,他们是退伍军人等拥有专业安保技能的人员,能够有效确保船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购买私人安保服务
目前,在非洲的中资企业对安保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在加大,一些有经验的企业开始采取“人防加机防”的方式。“机防”指硬件设施和技术方面,如安装防盗墙、电网及远红外报警系统等,“人防”则是指不少在非洲的中国公司雇用当地持枪保安。
中国前驻卢旺达经济商务参赞王勤曾在非洲工作多年。他说:“一般在非洲的中国公司都雇用当地持枪保安,尤其在安全程度相对差一些的国家,比如尼日利亚、卢旺达、刚果(金)、刚果(布)等,都有当地人开办的保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