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期待四十不惑
长江商报消息 2月14日-17日期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会面,并访问艾奥瓦州和加州洛杉矶。西方主流媒体无一例外地在醒目位置围绕未来的中美关系大做文章。无疑,中美关系在2012开局之时再度牵动了国际神经。
纵观中美关系史,从四十年前尼克松访华实现邦交正常化,到邓小平“破冰之旅”,再到后来历届两国元首,他们都在各自任期伊始或前夕,便着力通过高层互访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自中美建交以来,中美关系总体态势是既重要又复杂。一方面中美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且双方缺乏战略互信;另一方面中美两国在经济上已是高度相互依赖。中美关系这种既重要又复杂的现状,决定了只有两国元首投入关注,才能得到有效协调和发展。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不断恶化后,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尼克松于1969年就任总统后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在当时的背景下,中方研判,苏联相较美国对中国威胁更大,中美适当改善关系是有利的,决定接过美方发出的希望改善关系的一些试探。”外交官丁原洪回忆。
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借口“肚子痛”经巴基斯坦秘密访华。同年7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公告:“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1972年2月21日下午三时许,尼克松乘专车前往中南海与毛泽东会面。会晤现场翻译唐闻生当时还不满29周岁,忆起40年前这一幕,她感慨:“双方都没有讲话稿,但心里显然都想好了要说什么。双方都很明白对方在大的战略、双边关系上有哪些可以发展的共同点。”
按原定安排,会晤只是礼节性的。不少中方人员没想到毛主席当天就决定见尼克松,美方很多高级官员对此更是毫不知情。尼克松深知这场会晤的重要性,因此他在简要说明来意后便单刀直入。已年近八旬、身体状况并不好的毛泽东在会晤时显得“红光满面、谈笑风生、举重若轻”,就这样,原定只有约20分钟的礼节性会晤延长到了一个多小时。这一历史性的70多分钟,打破了两国隔绝多年的政治坚冰,为双边关系发展翻开了新篇章。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美国在公报中声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标志着中美两国20多年相互隔绝状态的结束。
尼克松访华
中美20多年隔绝状态结束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对美国进行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当地时间1979年1月28日,专机降落在华盛顿。1月29日,邓小平夫妇与中国代表团总共22人进入白宫南草坪。上午10点,欢迎仪式开始。礼炮鸣放19响——这是国际礼宾规格的副总理级安排,接着仪仗队先后奏响两国国歌。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白宫上方。
仪式上,美国政界重要官员悉数出场:国务卿、内阁重要成员、三军参谋长、众参两院议长。除了不是鸣放22响礼炮(国家元首规格)外,美方当时对邓小平的接待,一切都是按国家元首级标准进行的。
在邓小平来访前,白宫方面还特地找到我国外交人员,打探小平喜欢吃什么。美国人后来不知从何途径听说小平爱吃牛肉,于是几乎每顿饭都为他准备了牛肉。后来有人问邓小平:“您这次来美国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邓小平操着四川口音开玩笑地说:“小牛肉啊,小牛肉!顿顿都是小牛肉! ”有过海外经历的小平对此也欣然受之,可苦了身边吃不惯西餐的中国工作人员。
现年82岁高龄的哈佛大学专家傅高义在接受采访时和他此前撰写经典之作《邓小平传》一样,将不吝赞美之词送给邓小平,他回忆说:“在得州的赛马盛会上,他欣然戴上一顶大牛仔帽,给美国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他的坦率与平易近人给大多数来访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人则相当欣赏他的智慧。”傅高义认为,这让人们意识到,是邓小平给中国带来了新生,并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中国驻休斯敦前副总领事刘一斌总结认为,邓小平访美不但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阐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还为中国今后的外交战略打下了基础。实践证明,韬光养晦的外交方针在此后数十年中为中国发展赢得了重要时机,塑造了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邓小平访美
阐明中国改革开放战略
相较以往,上世纪90年代的两国领导人互访和会晤频繁。但是,“两国关系一直是起起伏伏,一波三折。”刘一斌认为,这主要因为美国是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虽然其出于一些利益需要和中国签署一些协议,但是,当有新的利益需求时则不惜违背承诺。这十年间,在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推动下,中美关系取得新进展,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连任成功次年即访华,其继任者小布什则在上任第二年便到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1997年10月26日,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江泽民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举行会谈。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美两国将加强合作,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美决定建立两国元首定期会晤制度。
“江泽民任国家主席期间,中美双方有斗争也有合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室主任刘卿认为,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进一步减少分歧,增加合作并开拓更多合作空间成为两国关系在这一阶段的重要命题。
江泽民访美
中美建立元首定期会晤制度
2002年4月27日至5月3日,一股“中国旋风”见诸美国媒体显要位置,刚刚经历了头一年“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的美国人,对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的到访充满期待。在此之前,两国国内对于双方是否进行反恐合作的问题争论甚热,“当时国内有些人担心合作会引火烧身,有些人则认为是共同利益指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室主任刘卿表示。
到访的胡锦涛还特意前往参观位于纽约的世贸中心遗址并敬献了花圈,对“9·11”事件中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所有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这些举动让尚未完全走出痛苦阴霾的美国人深受感染,也使得“中国旋风”一度掀起热潮。
胡锦涛强调,他此次行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美方共同落实江泽民主席和布什总统北京会晤时达成的共识,保持两国高层战略对话与交往的势头,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陶文钊认为,胡锦涛访美坚持了中国政府的既定外交政策,当然,也做了与时俱进的调整,这种调整同样体现在他后来任国家主席的外交方针中。“去年,胡锦涛访美与奥巴马达成协议,要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就是两国关系的新成就”。
胡锦涛访美
“中国旋风”在美掀起热潮
1972年,毛泽东主席(左三)与尼克松总统(左四)在中南海举行会谈。左一为周恩来总理,右一为基辛格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