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克文“决战”吉拉德
长江商报消息 一位前总理、一位现总理;一位前党主席、一位现党主席,如今两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陆克文,2010年6月受吉拉德挑战,放弃工党主席和总理职务,吉拉德随后领衔工党,出任总理。两人自此结下梁子。虽然陆克文后来同意在吉拉德政府中出任外交部长一职,但当地媒体热衷于挖掘暗藏于“两人世界”中的恩怨,以及陆克文遭党内同僚“排挤”的真相。
以陆克文在华盛顿宣布辞去外长职务为起点,这份压抑的恩怨几天前摊牌。23日,吉拉德甘愿拿自己担任的党主席职务为赌注,以重选党首为牌局,直接邀请陆克文一比高下。
明日最后“决战”
陆克文表示说:“不管对错,吉拉德已经失去澳大利亚人民的信任,这是我决定参选的原因。”他同时强调,从现在起,我要拾信心,期待着本月27日最后的决战时刻。
眼下,两人“决战”的时间已经定好,即于当地时间下星期一(27日)上午10点,由工党核心委员会成员投票表决,内容只有一个,即“谁是最合适的工党党首”。届时,在投票结束之后成王败寇的结果就将产生,这幕闹剧也将落幕。
据悉,在陆克文于当地时间22日宣布辞职的时候他其实已经设想好了东山再起的计划,而总理吉拉德则恰恰很及时地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两人在党首投票中一决高低。当地时间23日,他在华盛顿启程回国之前曾对友人表示:“看到这么多人鼓励支持我去竞选工党的领袖,我对此深感荣幸和满足,也对此充满信心。”
陆克文宣布了自己与吉拉德大不相同的政策,并且批评吉拉德的一些决策失误,比如在“绿色”汽车、数学与科学学生的资助、医疗卫生等方面。
两人斗嘴精彩纷呈
选举还没开始,陆克文和吉拉德唇齿相争。在约请陆克文参选党主席当天,吉拉德说,党内选举不是民意支持率的比拼,而是考验“在领导这个国家时,谁更有能力、谁更有气质、谁更有个性、谁更有勇气、谁更能在逆境中把事情做好”。
“这不是(英国选秀节目)‘名人老大哥’,而是选总理,”吉拉德说。
陆克文24日则回应:“有人说我是反基督主义者,说我‘不是撒旦的儿子也是撒旦的孙子’……这种不要脸的震慑战略我早已司空见惯,让我想起2010年6月的那一次‘党内政变’。”
赢得投票,吉拉德批评陆克文在担任总理期间“治国不力”。
吉拉德说:“陆克文任总理时,工作方式极为混乱。在我看来,陆克文是一个优秀的竞选者,他在2007年议会选举中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不过,治理(国家)需要不同技巧。”
谈及陆克文治下的政府,吉拉德直言“瘫痪”。两人内斗,自由党领袖托尼·阿博特坐山观虎斗,不发一言。
双方均下最大注
吉拉德宣布重选党主席,无异于倾入所有赌资。在一些分析师看来,一方面是因为她对自己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表现她急于结束这次党内“大地震”对政府执政所产生的不稳定影响。截至23日晚,已有20名内阁成员表明会在党内选举中支持吉拉德。
但陆克文也绝不是空手应战。他24日说,如果这次选举党首失败,他将退休,再也不谋求挑战吉拉德。陆克文拿自己的政治生涯作赌注。
谈及在境外宣布辞职这一惊人举动时,陆克文说,“我要结束这份工作”,因为当初“澳大利亚人选择我当的是总理”。“我相信,工党只要有一支正确的领导团队,就可以带领国家接受另一场全球危机的挑战,就可以不再担忧‘托尼·阿博特政府’的出现,”陆克文说。托尼·阿博特,自由党领袖,眼下民意支持率高于吉拉德,有望赢得下届联邦议会选举。
各自面临极大挑战
虽然现任总理吉拉德已经给了陆克文挑战机会,但对陆克文来说,他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少。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工党内部的核心委员会。
眼下,工党核心委员会共由103人组成。要想获胜,需要得到其中的半数以上,即至少52人的支持。获胜者作为执政的工党领袖自然就任澳大利亚总理一职。
从目前形势来看,吉拉德显然胜算在握,陆克文在核心委员会的支持率还远远不够,如果足够他早就向吉拉德主动发起挑战了。
此外,在目前的内阁部长中,多数倾向于支持吉拉德,其中包括国防、贸易以及内政等重要的部门,仅有移民部长等少数内阁成员支持陆克文。
不仅如此,陆克文还将面临失败后的归宿问题。
吉拉德在挑战中表示,如果输了,她将回到后排议员的位置上,并且放弃以后竞争领导席位的雄心。她同时希望陆克文作为候选人参与此次竞争之后作出与她同样的承诺。
◇动态 民意调查:吉拉德略显劣势
此次党内选举是执政党工党2008年上台执政后第二次就党首人选投票,也是吉拉德和陆克文的“二度交锋”。2010年6月,时任总理陆克文受吉拉德阵营的挑战,落选党首,从而放弃总理职位。
陆克文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辞去外长职务后,吉拉德获得内阁半数以上部长支持,以党主席职务为赌注向陆克文“下战书”,试图巩固自身地位。
澳大利亚国内媒体25日公开多家民意测验结果显示,与现任总理朱莉娅·吉拉德相比,前总理陆克文更受选民欢迎。
而此番民意测验结果公布,吉拉德处于下风,选情堪忧。一些分析师认为,尚未作出决定的工党议员可能受民意测试影响,倒向陆克文一边。
吉拉德当天一改自己从不评论民意测试结果的习惯,为自己“打气”。她说:“衡量一个政府的最终标准不是报纸上的测试结果……而是政府能否让国家更强大、更公正。”
与吉拉德相比,受到民意“青睐”的陆克文情绪平静。“每个人都会看到今天的民意测试结果,然后作出自己的决定。”
陆克文竞选团队负责人布鲁斯·霍克说:“总理(吉拉德)应该好好想想能否承受27日(的选举结果)……这是严肃的事,因为民众正在说:‘我们要陆克文’。”
2011年10月12日,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碳税法案时,吉拉德拥吻陆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