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船侵扰 江猪子习以为常
长江商报消息 正当洞庭湖、鄱阳湖的江豚(俗称江猪子)变得屈指可数的时候,在长江干流生活的江豚,也正在遭遇着严峻的生存危机。1991年,有2500头江豚在长江干流栖息、繁育,2011年,这个数字只剩下1200头,以每年6.4%的速度急剧下降。据专家估计,到2035年左右,长江干流中江豚数量将下降至200头以内,并且该情形最早可能在2025年出现。
今年年初,有网友发布了一段视频,在长江某江段,三只其乐融融的江豚“一家”,戏水、出没长达三十分钟左右,它们甚至游到离岸一米左右的地方,摇摆尾鳍,与人亲近。视频的拍摄者透露,江豚并非偶尔出没,在这个被他们称之为“江豚湾”的地方,有“一家三口”常年生活,已然成为它们的“家”。
在江豚数量急剧下降的当下,这一段来自湖北鄂州的“人豚之约”,似乎是唯一动人的好消息。前日,本报记者来到“江豚湾”探访,却发现这个传说中的江豚“乌托邦”,也正遭遇困局。
本报特派记者 易清 发自湖北鄂州
江豚一家
龙王矶住着
江豚“一家三口”
“总是两大一小三头江豚,距离岸边最近的时候只有两米,总是游到人面前摇头摆尾,好像喜欢逗人玩。”
——鄂州志愿者“走四方”
鄂州城往东十公里的燕矶镇,有一处“龙王矶”,是长江边上的巨大矶石,因为长期有江豚出没,并且看上去格外亲近人类,当地的户外徒步爱好者,把龙王矶一带的长江水域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叫做“江豚湾”。如今,“江豚湾”成为了鄂州热门的户外徒步目的地,“驴友”们前来看江豚的同时,也充当起志愿者,在岸边捡拾垃圾,再用大塑料袋背回城里的垃圾站,还致力于公教、推广,呼吁更多的人,都来爱江豚,保护环境。
最先发现“江豚湾”的“驴友”,网名叫做“走四方”,是鄂州市的一名公务员,2011年,他组织了六次志愿者活动,从鄂州市江滩武昌门出发,徒步十公里来到龙王矶,沿途捡拾垃圾。“走四方”告诉记者,江豚的生存环境,也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而江豚的数量越来越少,意味着我们的环境不能再持续恶化下去了。
“走四方”在网络上不断发布视频和照片,越来越多的鄂州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这些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而小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也成为队伍中的“主力”,他们都知道“江猪子”(江豚的民间称呼)是长江里面的宝贝,现在的数量比大熊猫还少,他们还会专门从垃圾当中收集矿泉水瓶来卖掉,为附近镇上的留守小朋友购买学习用品。
在志愿者的“传说”里,“江豚湾”生活着幸福的“一家三口”:龙龙、王后和它们的小公主吉吉,无忧无虑,其乐融融。而其得名,取自他们经常出没的地点——龙王矶。
“总是两大一小三头江豚,距离岸边最近的时候只有两米,总是游到人面前摇头摆尾,好像喜欢逗人玩。”“走四方”说,如果只看到两头,他们就会本能地担心,还有一头是不是已经遇害了。
事实上,从鄂州到黄石江段,近年来频现江豚出没。“过去,江豚集中的地方在樊口,梁子湖之水通过九十里长港汇流长江,这里食物丰富,但是被鄂州开发区选址过后,出现了密集的工地、厂房和港埠,还有供应鄂钢的洗矿场,江豚只好‘搬家’。”
除此以外,还有江上行驶的货轮以及马不停蹄的挖沙船,这些都使得志愿者们对江豚们的安危牵肠挂肚。去年年底,在志愿者的呼吁和推动下,鄂州市水产局开始着手申报国家级江豚自然保护区。
人豚之约
运沙船路过大家为江豚捏了一把汗
“从鄂州到黄石、武穴的江段,近几年确实正在成为江豚出没的热点区域。”
——中科院水生所江豚专家王克雄
4月20日,记者在几名志愿者的陪同下,从鄂州市出发,沿江而下,来到位于燕矶镇的“江豚湾”。
龙王矶是略突出于江岸的一块矶石,大概因为形似龙头而得名,站在矶石上,江上风景一览无余。钓鱼人老张告诉我们,“江猪子”刚刚游去了上游。我们只能安静等待。
老张一上午的渔获并不丰富,只有一条三十公分长的鲢鱼,以及一条小刁子鱼,但独自一人坐在矶石上垂钓,老张图的是一个清静。
这一段江面开阔,东西走向,北面的巴河注入长江。这一天天阴,雾霾之中,隐约可见对面船厂的吊车正在作业,噪音低沉,从远处传来,越发显得此岸寂静,只听见风吹野草,江水拍岸。
龙王矶附近的江岸,以滩涂为主,草坡向江水之中延伸。正是江水上涨的季节,草坡正在一寸一寸被水位所吞噬。上一年退水过后的痕迹还在那里。野草丛中,仍然遍布着从上游漂流下来的垃圾,不久之后,它们将被继续席卷而去,等到今年冬天来临,又被新的一波取而代之。
离岸五百米的地方,有一座沙洲,长约五百米,宽不过五十米,野草疯长。沙洲将长江分割,北面更为宽广的江面,是长江航道,货船络绎不绝,南面安静,因为正值禁渔期,也没有渔船,这里正是“江豚湾”——志愿者与江豚们“约会”的地点。
“吉吉、龙龙、王后……”志愿者们站在龙王矶上轻声呼喊它们的名字。“一定会来的。”它们与这一群老朋友之间,似乎有着心照不宣的约定。
“在那里!”一刻钟过后,可惜只看到一阵溅起的水花,和一圈扩散开的波纹。
“噗”,十秒钟过后,大概距离刚在十米以外的地方,一头江豚又出现了,黑色发亮的脊背露出水面,“鼻孔”开合,十分“高调”地呼吸了一次。它距离龙王矶,不过50米的距离。
接下来的大约一个小时里,一大一小两头江豚,在视野里始终没有离开,好像捉迷藏一样时隐时现,“鼻孔”开合的呼吸声,从各个方向传来,它们甚至游到距离龙王矶仅有一米的地方,露出头来,偷偷地望了一眼岸上的人,又马上悄悄地跑开,尾鳍在它身后扫出一段弧形的波纹。偶尔也有小鱼跃出水面,紧接着的,一定是那乌黑发亮的脊背,一闪而过。
这个时候,一艘路过的运沙船,让所有人捏了一把汗。因为要靠岸的关系,运沙船选择从沙洲以南的狭窄河道行驶,正好切过“江豚湾”。但这两头江豚,似乎对这样的情形习以为常,它们跑开了,等到船在远处靠岸过后,它们又游回来。
江豚为什么会长期出没在鄂州龙王矶一带?中科院水生所王克雄博士告诉记者,从鄂州到黄石、武穴的江段,近几年确实正在逐渐成为江豚出没的热点区域,原因之一,是江面宽阔,水域空间较大。王博士也推测,因为三峡蓄水的影响,上游荆江河段的水也变得比以前清澈,“水至清则无鱼”,鱼没有食物,纷纷向下游迁移,逐食而居的江豚,也离开了曾经的家园。
豚湾暗流
申报江豚自然保护区已陷僵局
“很困惑。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让更多的人能够重视江豚的存在。”
——鄂州市水产局总工程师徐兴川
龙王矶的背后,是一座沙场。为了给沙堆腾挪空间,沙场抽干了一面池塘,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沙场的作业已经在去年年底结束,粗大的管道,把河沙从“江豚湾”的河床上抽起来,如今已填满了整个“池塘”,每天有十几辆大卡车,从“池塘”把沙子运走。
在上游一公里的地方,有第二座沙场,沙子从对面巴河运来,是质地更好的“黄沙”,因此也有更多的大卡车,每天满载而走。
这一切,正在让“江豚湾”不再安宁。
长江大堤以内,遍布着大片的农田,部分被“抛荒”,另一部分,油菜花落,饱满的菜籽,正在等待收割。而附近的村落,许多人家大门紧闭,农田已荒芜。
山石正在被开采,大多数池塘,因为污染,水面沾染了各种金属色泽。污水流经的地方,如同野火烧过,寸草不生。
燕矶镇有一项闻名于世的工艺:金刚石刀具。据说因为有了这一项工艺,燕矶镇甚至比鄂州市更为知名,一度成为金刚石刀具的代名词。镇上有许多小规模生产的刀具厂,采用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走进各个沿江的村落。而被“抛荒”的鱼塘,直接成为排污池。
还有各种厂矿沿江分布,沿鄂东大道折返的时候,含铁的粉尘,甚至把一半公路“染”成了红色。
“看上去很美”的“江豚湾”,其实正遭遇着各种“暗流”,它们逐渐侵蚀着“江豚湾”的未来。
2011年年底,在志愿者的宣传和推动下,鄂州市水产局开始着手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范围是从鄂州江滩观音阁一带到龙王矶一带,近年来,有鄂州市民频频在这一江段发现江豚身影,专家认为,如果再不加以保护,港口、工厂和航运将一步步毁灭江豚的栖息地。
而就在5年前,因为频现江豚死亡的案例,鄂州下游黄石市也曾经尝试申报江豚自然保护区,却最终不了了之。
据记者了解,鄂州市水产局的申报过程,也已经陷入僵局,原因是一旦申报成功,保护区范围内,就需要对港口建设、经济开发进行限制,然而,一项更为“重大”的工程——武汉新港,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这项工程将武汉、鄂州、黄冈和黄石纳入在内,将在沿江一带兴建26个港口。
“很困惑。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让更多的人能够重视江豚的存在。”鄂州市水产局总工程师徐兴川告诉记者。
[长江鄂州江段运沙船驶过,江边正在大兴建设。]本报记者 易清 摄
近日长江里出没的江豚。本报记者 易清 摄
龙王矶背后的沙场,曾经是池塘。本报记者 易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