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钓鱼岛就在中国版图
长江商报消息 自从日本政府7日宣布有意将钓鱼岛进行所谓的“国有化”之后,日本政府和东京都政府抢着“购买”钓鱼岛的闹剧粉墨登场,日本首相透露,日本中央政府计划最快将于9月底对钓鱼岛实现所谓的“国有化”。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日间有关钓鱼岛的纷争再次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动态
日本政府称不同意
东京都登钓鱼岛申请
据《朝日新闻》13日报道,日本政府12日制定一项方针:不会同意东京都登岛申请。据悉,东京都政府如要“收购”钓鱼岛,就必须先登岛测量,否则无法定价。
野田政权妄图能将钓鱼岛“国有化”。目前,日本政府以“平稳且安定地维持管理”为目的,称将在2013年3月前与土地“拥有者”签订出租合约,对岛屿进行管理。
早在日本政府表明要将钓鱼岛“国有化”之前,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已表现出要“登岛调查”的意向。他似乎早已料定会获得登陆许可,石原曾表示:“必要的调查还需要国家的配合,目前正在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都不能改变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
日本前高官称钓鱼岛
非日本固有领土
并称若中日起冲突日方将完败
中国渔政船持续巡航,日本前高官表态称钓岛非日固有领土。
日本前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长孙崎享在日本《朝日新闻》上发表了署名文章称,中国方面已从历史角度,阐释了早在14世纪其军事影响力就波及到钓鱼岛一带的史实。这对日本人来说也许难以接受,但却必须认识到:钓鱼岛并非日本的“固有领土”,而是一块“争议之地”。
同时,孙崎享在他的文章中谈到,1972年,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会谈时,都认同:“要求大同,存小异”的看法,1978年,在谈到日中和平友好条约问题时邓小平也表示,可以把我们这代人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留给下一代来解决。这些表态实质上都是“搁置”各种争议,优先建立友好关系。
孙崎享认为,保持“搁置”状态对日本是有利的。一味取悦舆论的外交,必将最终有损国家利益。日本强硬,中国也不得不强硬,如果发展成军事冲突,那么与自卫队的实战能力相比,中国具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结局必将是日本完败。
◇聚焦
发现钓鱼岛
中国比日早400年
古书证明,中国人发现钓鱼岛比日本人足足早400年。中国也是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管辖钓鱼岛的国家。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日本问题研究专家刘江永,从历史的角度对钓鱼岛归属问题进行解读。
最早发现
中国比日本早400多年
日本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主要理由之一,是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1884年发现该岛。
钓鱼岛又称钓鱼台和钓鱼屿。据史料记载,我国关于钓鱼岛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隋朝,那时中国的台湾和钓鱼岛邻近着一个独立的国家,叫琉球,隋炀帝曾派使臣朱宽召其归顺。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隋书》中记载的610年朱宽赴琉球所经过的高华屿即现在的钓鱼岛。
据记载,14世纪,明太祖威震四方,琉球王乃正式进贡明朝,成为藩邦属国。而自1372年开始,明太祖便派杨载作为册封使出使琉球,琉球的中山王也遣其弟随杨载入明,朝贡受封。
刘江永说,因为当时的琉球国一共包括36个大小岛屿,明朝皇帝特赐了36户不同姓氏的人到琉球,以加深两国的交流。《大清一统志》中也记载:“明帝赐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赴琉球,以利往来朝贡。”此后,历代册封使留下许多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不属于琉球而属于中国的历史记录。
我国有关钓鱼岛的记载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
最早利用
作为与琉球国分界标志
1561年,册封使郭汝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中有以下记载:“闰五月初一日,过钓鱼屿。初三日,至赤屿焉。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这段话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除了中国史书的记载外,琉球王府权威史书——琉球宰相向象贤监修编的1650年的《琉球国中山世鉴》中,转引陈侃“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之说。刘江永说:“这就说明当时的琉球国认定了赤尾屿及其以西岛屿非琉球领土。”
最早管辖
抵御倭寇骚扰的海上前沿
刘江永还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明代,钓鱼岛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
当时,倭寇十分猖獗,经常伙同中国当地海盗骚扰中国浙江、福建沿海一带。
1561年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与郑若曾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1621年茅元仪绘制出版的中国海防图《武备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图》等,都将“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纳入其中,视为抵御倭寇骚扰浙闽的海上前沿。
日方一些政客不负责任的言行不仅侵犯中方主权,也损害中日关系大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强调
◇链接
《海国志》重现
再证中国主权
2005年,山西省平遥收藏家彭令在南京朝天宫“鬼市”上淘到的一本名为《记事珠》的手抄本,为钓鱼岛属于我国增添了新的证据。因为这本手抄本中的内容经专家鉴定,确认就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失传已久的《浮生六记》中的第五卷初稿《海国志》。
经过考证,鉴定专家们还原了这样一个事实:1808年,沈复以“司笔砚”身份,随同齐鲲等出使琉球。途中,沈复以生动简洁的笔触记下了在钓鱼岛海域祭海的场景:“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文中明确指出,琉球国西部领域是从姑米山(即现在冲绳的久米岛)开始的,黑水沟是中国与琉球国的分界线,显然钓鱼岛在中国领域内。
“神秘”日本人
开价千万欲收购
这一隐藏的秘密被公开后,这本破旧的手抄本身价高涨,也成了众多收藏家想购买的对象。2009年年底,日本的一位不明身份的“收藏家”开出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想要购买《记事珠》。这位日本“收藏家”从来都没有和彭令正面联系过,而是几次通过中间人和他取得联系,都被彭令拒绝了。
“别说1000万,就是1个亿,日本人也别想把这个东西带走,这个是涉及国家利益的文献,它必须留在中国。”彭令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十分激动。“《记事珠》最重要的意义是,它是最新发现的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又一证据。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外国人就是出再多的钱,也别想拿走。”
◇关注
古贺家族从日政府先租借后“购岛” 再“转卖”栗原家
非法“岛主”
百年换两家
今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国华盛顿宣布要“购买”钓鱼岛,随后,钓鱼岛、北小岛、南小岛的“地主”栗原国起便成为了日本媒体的红人。他频频发声表示对石原慎太郎的仰慕,并批评民主党政府“对中国软弱”,声称自己愿意“出售”钓鱼岛给东京都是“为了保护领土”。
所谓“岛主”更换两家
日本《周刊星期五》近日对栗原这个人发文分析称,钓鱼岛已成为栗原家族的“摇钱树”,其“名下所有”的钓鱼岛3个岛屿自2002年起已从日本政府收到超过2.6亿日元的租金,“而这些钱,都是日本国民缴纳的税金”。
算起来,钓鱼岛在百余年间已更换两家“岛主”,其间进行过多次交易。我专家表示,日本对钓鱼岛根本连主权都没有,更别提拥有产权了,其“买卖”均属非法,其“买卖”行为如同儿戏。
拿钓鱼岛当“摇钱树”
1895年,清朝政府和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随后一年,古贺辰四郎向日本政府提出申请借用官有地,获得无偿借用钓鱼群岛30年的权利。到了1932年,其子古贺善次从日本政府手中买下钓鱼岛。
1972年,古贺善次因为没有孩子,将钓鱼岛以4630万日元的价格卖给了埼玉县大宫市的大地主栗原国起。自此,栗原国起自称是“钓鱼岛岛主”。
日本政府宣称,2002年10月,日本政府以每年3000万日元的价格,向栗原国起租借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等。日本《周刊星期五》称,“钓鱼岛已经成为可持续带来莫大经济收益的摇钱树。”
“购岛”缘于“内忧”压力
今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演讲时突然抛出“购买”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的猖獗言论。按本来的“买岛计划”,石原准备先由东京都“购买”钓鱼岛,然后“转让”给中央政府。
然而,闹剧却上演了。日本首相野田佳彦7月7日突然发表言论称,为保持对钓鱼岛的“稳定管理”,日本政府正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进行综合研究。
野田怎么变卦了?日本媒体分析认为,面对民主党前干事长小泽一郎成立新党,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和一批保守派政客也早有意组成“石原新党”,在“内忧”的重重压力下,野田佳彦此时提出要将钓鱼岛“国有化”。
◇专家解读
无主权“购买”岛屿如儿戏
北京市律师协会土地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晓斌指出,从国际法角度看,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有效统治和管理。
李晓斌说,根据当时的国际法,发现就是先占,而先占就意味着取得领土主权。中国的史籍和官方文件都证明,中国最早发现、开发钓鱼岛,通过先占取得主权。限于当时的海况等自然条件和造船等技术条件,只有中国军民可以利用季风前往钓鱼岛,在附近海域捕鱼、在岛上采集等经济性开发利用活动。在1895年前长达5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在行使这些权利。
而日本对于钓鱼岛“主权”的所谓法理依据有两个,一个是所谓的无主地先占,二是所谓时效取得。
李晓斌分析说,首先,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明朝时起就由中国政府作为海上防区确立了统治权,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是后来者,根本无权占领,更不用提从岛主手中“购买”。“连主权都没有,更别提拥有产权了。”李晓斌说。
其次,钓鱼岛生存环境险恶,一直无人定居,只有渔民会季节性地居住。但是无人岛并不等同于无主岛。“无论时间长短,日本对钓鱼岛都属于侵占,并非合法权利,不能也不会获得合理合法的依据。”李晓斌说,因此,此二者皆不足以立论。
◇回顾
中国民间保钓之路
保钓运动是由两岸及海外华人为了回应钓鱼岛问题而发起的一系列民间运动。1996年10月17日,“日本青年社”头目向媒体展示建设在钓鱼岛群岛上的灯塔。“日本青年社”盘算,如果灯塔得到承认,并登载到航海和灯塔表上,国际上就会承认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
为拆除日本右翼设立的灯塔,1996年9月22日,香港保钓运动的领袖人物陈毓祥率领17位保钓勇士,租用2800吨的货轮“保钓”号自香港出发。陈毓祥1950年生于广东潮阳,获香港大学学士及香港中文大学硕士。
1996年9月26日上午9时25分,陈毓祥跃入钓鱼台海域游泳,入水时遭遇大浪,又有日本直升机在上方盘旋制造漩涡,入水不久后即告淹没。陈毓祥遇难后,全球华人悲恸,两岸三地的爱国志士纷纷举行集会,追悼陈毓祥的壮举。
2003年6月23日,15名中国内地和香港人士组成的“保钓团”,乘渔船抵达钓鱼岛西部海域宣示主权。这是中国大陆民间首次组织的“保钓”运动。
2004年3月24日上午6时26分,7名中国民间保钓志愿者成功登上了钓鱼岛。2010年9月13日,台北县野柳港,台湾中华保钓协会联合香港与澳门的保钓人士驾驶“感恩99号”渔船驶往钓鱼岛海域宣示主权。
本组稿件
据中新社、央广、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