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味道

2012-09-16 07:26:0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2012年9月10日,数辆满载着可口可乐的货车运抵仰光之后,开始卸货。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穆赫塔尔·肯特亲手将一箱可乐递给仰光一家店铺的女主人,这种红瓶子的饮料在阔别缅甸60年后,再次叩开了这个东南亚神秘国度的大门。

缅甸自2011年吴登盛成为总统以来,从撤换部长、释放数百名政治犯、停止新闻审查制度,到缅甸民主领袖昂山素季将造访美国……众多举动,预示着缅甸闭关锁国的坚冰逐渐消融。透过可口可乐晶莹的玻璃瓶,缅甸这颗黯淡已久的亚洲明珠,将折射出不一样的色彩。

◆回缅之路

可口可乐作为一种“美式饮料”,和缅甸的聚散离合,折射出缅甸与美国的历史纠葛。缅甸除了盛产石油和水稻,还有丰富的矿产、名贵的玉石、贵重的柚木,早在19世纪英国全面殖民缅甸时期,这个热闹非凡的国度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行吟诗人、淘金者、寻求机会的青年们都在这里汇聚。工业的发展曾一度使缅甸的贸易兴盛,经济繁荣,其程度甚至超过了中国和印度,东南亚各国移民也纷纷涌入缅甸。

可口可乐与缅甸的

聚散离合

美国第31任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大学毕业后曾是一名采矿工程师,他走遍世界,最终凭借在缅甸发掘的银矿,成为了矿业界的富豪。他曾描述当时的缅甸,“那是亚洲唯一快乐的地方”。

上世纪50年代,缅甸向世界关上了大门

当时,充满活力、自由开放的缅甸,自然也吸引了正积极进行全球扩张的可口可乐公司。1927年,缅甸当地的所罗门瓶装饮料有限公司,开始在仰光市内配送可口可乐,这种碳酸饮料首次进入了缅甸人民的视野,并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但转眼间,二战的战火蔓延到缅甸。作为东方重要战场之一,各路军队在缅甸交火,将缅甸的繁华烧成断壁残垣。战后,缅甸虽然脱离了殖民统治,但自上世纪50年代被军政府严厉控制的缅甸向世界关上了大门。当东南亚其他国家走上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时,缅甸却退出了世界舞台。西方国家对缅甸实行了长期的经济制裁,美国限制本国企业进入缅甸市场,可口可乐公司与缅甸的贸易关系也随即停止。

长达50年的军政府统治,让沉寂地球一隅的缅甸错失了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国内贫富差距增大,通货膨胀,民族间冲突不断,穷困难民比比皆是。缅甸这颗曾经光芒璀璨的珍珠湮没在世界边缘的泥沙里。

时光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静静流淌,60年的光阴悄然飞度。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日益汹涌,缅甸人渐渐嗅到了外界的气息。

昂山素季被任命为信息部长

2011年,从吴登盛就任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开始,军方完成权力移交,新的政府开始为争取获得国际援助和投资而有步骤地进行民主改革。停止暴力,撤换部长,任命改革派领袖昂山素季为信息部长,解除媒体审查,解除禁止出入境人员名单以及释放政治囚犯等等,缅甸政府开始与外国元首进行会面,扩展外交,民主改革进程的推进都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可。

在经济上,缅甸议会投票通过了《外国投资法》草案,删除了不合理投资限制条块,提高投资持股限额等等举动,使美国在今年逐步开始取消对缅甸的制裁。然而,大部分外国企业对缅甸这一敏感而又特殊的市场,仍持观望态度,投资十分谨慎。但业务覆盖全世界的可口可乐公司打响了进军缅甸的“第一枪”,这家全世界最大的软饮料制造商声称,一旦美国政府下发有关允许本国公司在缅甸商业投资的许可证,就会立即着手在缅甸的商业开发。 7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允许美国企业在缅甸进行投资。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兑现了承诺,宣布将首批可口可乐运至缅甸仰光,缅甸迎来了可口可乐60年来的首次直销。

微妙的“入侵”

率先进入缅甸的,为何是可口可乐?翻阅一下这家美国饮料公司在多个国家以第一名的身份开拓商业疆土的历史,就不让人奇怪了。作为美国文化和美国经济的标志,可口可乐如此高调地重回缅甸,并非偶然。

2010年11月7日,缅甸依据新宪法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这个消息曾震惊世界。重返全国大选之路,既惊心动魄也悬念丛生,各种势力在暗中较劲,硝烟弥漫。在全世界的注视下,缅甸大赦百名政治犯,大批国有财产变卖,政府军官开始被排斥在首都之外。这个以玉石翡翠闻名、石油储备丰富的国家,一个控制马六甲咽喉的战略要道国家,一个被列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饱受国际孤立制裁的军政权国家,在世界瞩目下进行的首次大选,难掩一个“利”字。

“缅甸政府采取的任何步骤都将被认真考虑,也将获得相应的回报,已经采取的这些措施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可喜的,但它们只是一个开始。”希拉里说,自此,美缅两国政府外交开始变得积极起来。

美联社称,美国对缅甸的政策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而这变化不仅仅是可口可乐重回缅甸,也是美国重新回到东亚。

2011年9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提出,绕开中国,建立一个由大中东和大中亚经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的“新丝绸之路战略”,而希拉里认为,美国是唯一具备在亚洲创造一个新秩序并充当亚洲警察的国家。而缅甸是美国新丝绸之路的战略重要环节,也是围绕中国结成的蜘蛛网加固补缺的重要部分。

“对缅关系的缓和,有助于美国整合印度洋和整个亚太地区,对缅关系的突破,也就首当其冲。”美联社评论。从地缘政治上看,美国对缅甸有着更深的心机,缅甸是中国直达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唯一通道。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自去年开始,美国白宫政府就不停地在东亚穿梭忙碌。同年底,希拉里的身影就出现在了东南亚中南半岛最大的国家缅甸的首都内比都。这是她第一次进入曾被华盛顿打上“邪恶轴心”标签的国家。在希拉里访问缅甸的短短两天时间里,除了与缅甸总统吴登盛会面之外,还曾两次与昂山素季进行长时间的会谈。

中国前驻缅甸大使程瑞声曾评论说:“这标志着美国真正重返缅甸。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太,但孤立缅甸这么多年,缅甸已经妨碍到美国在东盟的影响力。”

而缅甸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允许昂山素季参加选举等行为,被外界普遍认为“向美国示好”。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评论说,“美国拉拢缅甸是一种微妙的入侵”。

改革路上的逃难者

法新社曾在报道中写道,“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首都会让人觉得如此神秘”。缅甸军政府曾将首都从仰光迁到400公里之外的山区小城内比都。内比都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不存在交通阻塞、没有航班可以进入,甚至没有小商小贩挡路的首都。

近年来,缅甸所发生的转变似乎超出了人们的预想:不仅停止了媒体审查,而且脸谱网站也可以进入,军人不再担任政府中的高层领导,游行示威合法化了,数千名政治犯被释放……这些动作让西方媒体兴奋。然而,在这个一片欢腾的世界角落,却有许多当地人民还奔走在逃难的路上。

缅甸教师何塞最后回头看了一眼他生活了多年的难民营:绿色的稻田,周围长满了香蕉树的竹屋,这是他将告别的生活。何塞一家将从泰国边境城市美索飞往美国,他决定再也不回来了。

“在难民营中,你不知道什么是权利,你会忘记做人的感觉。”在2008年的飓风袭击(约有8万5千人死亡)中,何塞家的房屋损毁,而国内政府与独立军的武装冲突不断,无暇顾及在灾难中失去家园的缅甸人民,何塞一家人随着难民大军四处流离,落脚泰国,以教书为业。因为妻子的表妹已在美国安定下来,何塞决定举家迁往美国。

他不认为缅甸迎来了和平,“我相信总有一天和平会到来,但现在我还不能肯定”。

◆媒体评论

可口可乐直销缅甸之前,缅甸本土有从邻国走私的可口可乐,每罐卖到1000元(相当于一个缅甸人一天的工资),缅甸政府失去了每年两千七百万美元的税收,这笔收入,缅甸政府并不会置之不理。再之,缅甸也是美国新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美国拉拢缅甸是一种微妙的入侵。”

——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

“可口可乐进入任何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强有力的象征,可口可乐的瓶子驶向哪里,哪里便会有真正的变化,可口可乐瓶子与资本主义经济没有距离。”

——《改变世界历史的六大饮料》作者汤姆·斯丹达杰

“缅甸若想发展,还有很多障碍,如果可以克服它们,缅甸的潜力将是无可限量的,到2030年,缅甸人均收入将上涨三倍,缅甸会像一只老虎一样发出震响世界的吼声。”

——《时代》以“缅甸将变成亚洲第五只老虎吗?”为题

◆可口可乐小传

可口可乐,总部位于美国亚特兰大。它起源于1886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城一家药品店。

1919年

9月5日

可口可乐公司成立。
1886年也就是124年前,美国一家小商店卖出了第一瓶可口可乐。100年过去了,到了今天全世界每一秒钟就有10450人在喝可口可乐。
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江湖医生约翰想发明一种既能让人补充营养又喜欢喝的饮料,经过尝试,他发明了一种含有可卡因的糖浆,具有提神、镇静的作用,他取之名为“酒可乐”,然后加上冰块,他发现味道好极了,在倒第二杯的时候,助手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他觉得味道更好了。约翰便和合伙人罗宾逊将糖浆的两种成分coca和kola为这种饮料命名,将K改成C,第一份可口可乐也就诞生了。
1906年首批海外市场拓展到加拿大、巴拿马,之后扩展到亚洲,1912年在菲律宾设置第一个亚洲装罐厂。
1919年进入法国巴黎和波尔多。
1927年进入中国上海。
1930年遍布全球27个国家。
1959年可口可乐直销超过一百个国家。
2012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涉足的国家,仅剩古巴和朝鲜。

◆数字

每天仅自动贩卖机就能售出17亿瓶

可口可乐的高级副总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Facebook上点击‘喜欢’可口可乐的人购买可口可乐产品的可能性是没有点击的人的十倍”。据悉,2010年到2011年,可口可乐品牌旗下的所有饮料的总销售量上涨了6%,可口可乐本身的销量也上升了3%,而每天从自动贩卖机售出的可口可乐则多达17亿瓶。

可口可乐是美国三大名片之一

美国文化的三大名片:可口可乐、牛仔裤、抽水马桶。

可口可乐见证了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并逐渐成长为覆盖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可口可乐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大众消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进数代美国民众的记忆里,也可以说,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在美国经济、意识形态向外辐射的过程中,可口可乐扮演着先行者和代言美国文化的侵蚀者角色。

众所周知,美国各级官员实质上都是在财阀的支持下,靠美元选出来的官员,而可口可乐的发展过程无一不和美国财富政治精英人物保持着密切联系。二战时,可口可乐曾和武器弹药一起作为战争物资运输到前线,这并非是为士兵考虑,而是将军艾森·豪威尔与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死党,也正是首席执行官伍德洛夫的财力支持,艾森·豪威尔才能轻松入主白宫,成为美国总统。在后来历任的美国总统,如肯尼迪、约翰逊、卡特等人,他们的竞选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可口可乐公司的支持。可口可乐公司曾有执行官骄傲地将可口可乐称作“资本主义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