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擦地板到自主研发智能清洁设备,从走街串巷到产品远销全国“清洗大王”陈东海和他的18项专利
长江商报消息 从擦地板到自主研发智能清洁设备,从走街串巷到产品远销全国
“清洗大王”陈东海和他的18项专利
陈东海是个爱琢磨的人,有一次,在做一个工厂保洁工作时,对方询问他们洗不洗汽车零部件,“这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单位保洁。”陈东海想,如果自己有汽车零部件专业清洗机,公司的业务不就能扩大吗?
根据走访、向行家请教,陈东海了解到,当时国内的清洁产业属于萌芽阶段,还处在低端无序的价格竞争环境下,清洁设备大多需要进口,而不少欧美企业从中赚取了高额的利润,“我在想,如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就能替代进口了”。
2007年,陈东海拉上从事机械设备工作的弟弟,用积累的近200万资金,开始研发清洁设备,但200万砸进去不可能瞬间就见效。从服务行业转型做产品研发,产品如何定位?研发方向在哪里?技术团队怎么搭建?这些问题让研发工作一度陷入停顿。
“当时的信念是,决定做了就要找出方法。”经过一年的考察、调研、学习,陈东海终于搭建起自己的自动化技术团队,也确定了开发工业自动化清洗流水线的研发方向,开发出了自动化工业清洗设备,成功地应用在了东风系列公司的零配件配套商系统,并取得了18项发明和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2009年,公司成功开发了工业高压清洗机产品线,2012年,新开发的环卫清洗机产品线,还应用在了武汉、海口、宁波、合肥等城市环卫系统上。
目前,陈东海公司研发的智能工业零部件清洗系统、工业高压清洗机系列、环卫清洗机系列3个类型30多种产品,面向广州、海南、江苏等地销售,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我希望将最好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建立全国营销网络”。
“机会就是在摸索中寻求,梦想就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来自江汉区的创业明星,39岁的陈东海憨憨地笑着说,现在想起12年前做保洁工,依然觉得很开心,正是因为当时是脚踏实地地做保洁,后来才发现了清洁设备的市场和商机。
发家:拖着吸尘器走街串巷
12年前,陈东海放弃饮料销售员的工作,跟妻子一起创业。
陈东海说,那时,房地产刚起步,房屋装修打扫和家庭、单位保洁也刚刚打开市场。发现这个商机后,他花6000元买来一台吸尘器和一辆摩托车,虽然妻子有太多的疑惑,但仍然和他一起,开始了走街串巷的“发家之路”。
“那时候,每天早上我骑着摩托车,妻子坐在后面,摩托车的最后面拖着那台吸尘器,也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奔波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陈东海说,他们的第一笔业务是青年路泰和花园的一栋200平米的复式楼。
擦地板、玻璃,清理厨房、卫生间,每一个死角和任何一个污点都不放过,两个人忙了整整一天。傍晚,客户验收时对他们说:“你们做得真专业!”拿到120元保洁费后,陈东海亲自下厨,烧了一盘红烧肉,庆祝客户对他们的认可。
就这样,陈东海和爱人从小单做起,到2001年成立了家政公司。但随之而来的招人难、技术跟不上等问题,让陈东海犯难。“上午接到电话,下午就要开工,不熟悉现场作业情况,工人都有些畏手畏脚。”他说,刚开始做保洁,很多工人都是生手,只能自己挽起袖子带着工人一起干。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干劲,我们的业务热热闹闹地开展了起来。”从香江花园到香江新村、紫藤花园,从家庭保洁到清洗地毯、油烟机、外墙及石材翻新等,凭借着陈东海对保洁的执着和痴迷,公司的业务日渐增长,半年就赚取纯利润6万元。
2003年承接汉口火车站的整体保洁外包业务。
2001年成立家政公司。
2002年承接古田海尔厂房的钢架清扫业务。
2007年注资200万开始研发清洁设备。
2009年成功开发工业高压清洗机产品线。
目前30多种产品销往广州、海南、江苏等地,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
思变:在10米钢架上想到引进机器
2002年的夏天,陈东海公司承接了古田海尔厂房的钢架清扫业务,10米高的钢架让工人畏惧,“我也是硬着头皮爬上窄窄的钢架,一边清扫灰尘,一边瞄着脚下飞速运转的冰箱生产线,真正体会到‘豆大的汗珠啪嗒啪嗒掉下来’是什么感觉了。”陈东海说,站在钢架上,他突然意识到,既然人不能完成,为什么不能引进并发明机器呢?
保洁工作要规范,要走专业化的道路,就必须思变。于是,陈东海请来了上海、广州的行业专家,培训员工机械化操作,并引进国际先进的清洁设备。自此,陈东海的公司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03年,陈东海承接了汉口火车站的整体保洁外包业务,根据车站运营特点,分析暑运、兵运、春运高峰客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专业的清洁团队、优质的服务和看得见的实效,让陈东海也拿下了武昌火车站的保洁大单,“连续4年春节我都没有在家过,春运每天6万到10万人的流量,我们必须每天坚持在一线。”
转型:从服务行业转向产品研发
我也是硬着头皮爬上窄窄的钢架,一边清扫灰尘,一边瞄着脚下飞速运转的冰箱生产线,真正体会到“豆大的汗珠啪嗒啪嗒掉下来”是什么感觉了。站在钢架上,我突然意识到,既然人不能完成,为什么不能引进并发明机器呢?
——陈东海
■本报记者 余启兰 通讯员 朱素芳 刘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