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退美返A”记

2015-11-18 02:15:2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分众传媒交3.5亿“买路钱”退出纳斯达克

董事长457亿借壳七喜回归A股几成定局

本报记者 黄聪 综合报道

大约10年前,一个由中国人制造的财富传奇在纽约实现,并成为第一位受邀按响纳斯达克开市铃的中国企业家。此人叫江南春,这声清脆的响铃标志着他麾下的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然而,10年后,中国分众传媒及其董事长江南春以5560万美元(约3.54亿人民币)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和解,彻底结束与美国资本市场的恩怨纠葛。更可喜的是,11月16日晚间,七喜控股公告称分众传媒的借壳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分众传媒将成为首家从美股退市再登陆A股的公司。昨日开市起复牌的七喜控股开盘涨停。交易完成后,分众传媒将实现借壳上市,江南春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分众传媒的幕后操盘手江南春,是如何起家,又是如何游走资本市场,成为商业“怪杰”?本期长江商报《财经人物》专栏为你揭秘。

“贿选”当上学生会主席

传说江南春出身书香门弟,他的名字就是父亲取自词牌名。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生于1973年3月,“我的父亲是一位审计师,母亲承包了一家小便利店。我姓江,我们家门朝南,我出生在春天,所以叫江南春。”

为了吸引更多女孩的注意,刚上大二,江南春便谋划参选校学生会主席。但按照惯例,大三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竞选,江南春可谓“先天不足”,于是,他千方百计调动并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其中最重要的是,江南春以10块钱一顿饭的成本,跟16个系的学生会主席逐一沟通。这些沟通的成果就是,学生代表大会一共162票,江南春最终以159票的绝对优势当选。

竞选给江南春留下了因拉票而产生的160元“巨额”债务。为了还清这笔钱,江南春想尽一切办法赚钱,甚至干过每天七八元的体力活。

1992年底,上海一家广告公司来到学生会委托江南春招聘大学生做兼职拍电视广告,底薪每月300元。江南春利用“职权”没有把招聘海报贴出去,而是自己跑去应聘,“人家没得选择,只好要我了”。

当时的江南春并没有想到这份底薪300元的工作开始了他的广告人生。对于第一笔广告业务,江南春至今仍印象深刻:客户出1500元想找人写一个广告方案,什么也不懂的江南春硬是揽下了这个瓷器活儿,连夜赶了一个脚本,没想到客户看了十分满意,投入十几万元进行拍摄。初战告捷的江南春,又赶上了上海淮海路新建商厦的好时机,在卢湾区商委的支持下,淮海路的商厦形象工程几乎被这个20岁出头的大学生包揽。

每个月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的收入让江南春很快成了学生富翁。他经常西服笔挺,左手拎着公文包,右手拿着手机出入校园内外,“我用第一年挣的钱买了一个手机,那时候4万多元,拿着它在学校里走,每次碰到美女的时候就想,怎么这个时候没人给我打电话呢?”

成电梯口电视广告“鼻祖”

大学三年级,21岁的江南春筹资100多万元成立了永怡传媒公司,几年后,永怡传媒以95%的份额称霸上海IT广告代理市场,营业额达到1.5亿元,“那时候非常牛,小单子都不接,客户给的支票都是1000万元一张。”

而真正让江南春挖到第一桶金,是在1994年从事IT广告代理。江南春的赚钱方式很简单:把液晶电视装在电梯口播放广告,然后收取广告费。在2002年,中国内地还没有这种广告运行方式,江南春称得上是开山鼻祖。现在,他的液晶广告遍布全国75个城市的中高档楼宇和卖场,每天滚动播出广告和各类信息。这个全新的广告投放模式使得分众传媒上市后的市值很快就翻了3番,年仅38 岁的江南春身价已高达5.2亿美金。

1998年,他的企业年收入超过5000万元,占领了上海95%的IT广告代理市场。2002年,江南春开始投资当时的市场空白点——楼宇广告,并在2003年创办了分众传媒。其后两年间分众传媒总共获得了近5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并于2005年7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遭遇次贷危机市值大幅下挫

从创立到美股上市,分众传媒花了两年零两个月。同时,分众传媒的股价水涨船高,未来一片光明。

上市3个月后,分众完成对框架媒介的收购,次年1月份又以3.25亿美元合并聚众传媒,业务跃居到国内楼宇视频传播媒体第一名。2007年3月,花费2.99亿美元收购好耶,此举被看作是分众进军互联网的门票。就在同年,江南春对外宣称分众传媒是国内第二传媒集团,甚至有传言称分众将会收购新浪,完成国内传媒业务的反向收购。

人生都会出现下坡路,对于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到来,分众迎来一次巨大的考验。

2008年正值国内经济动荡期,加上四川地震冲击,分众业务受到较大影响。由于次贷危机,美股出现大范围震荡,分众传媒一度窜高至60美元以上的股价,此时最低不到6美元。

2008年12月22日,新浪网以增发4700万股普通股的方式,收购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分众传媒旗下主要户外广告资产,交易总额达13.74亿美元,成为当时中国新媒体最大收购案。作为分众传媒的发家业务,本次出售意味着分众将自己的根基业务与新浪合并,此举也将使其丧失掉全部营收的52%及整体毛利的73%。

借壳回归A股一波三折

2009年初,江南春重回分众传媒一线,负责业务再开展及非核心业务剥离,同时分众对外宣布其未来三大块业务:楼宇广告、公寓广告、卖场广告。

2009年也是分众传媒最黑暗的一年,全年虽然营收稳定,但已没有盈利能力,全年财报显示亏损2.208亿美元,其中三季度的业务重组亏损1.276亿美元。

在2012年8月份,分众传媒正式发布公告称收到私有化要约,同年12月出台了私有化方案,2013年5月分众传媒完成私有化。而在2012年间,分众就已经实现了业务逆转,全年盈利2.381亿美元,但此时分众传媒的心在A股。

作为“中国传媒第一股”的分众传媒,重回A股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就差东风来临。在清算完相关资产后,分众开始寻求借壳上市。

2014年12月11日,主营硅橡胶的宏达新材宣布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开始停牌。此时已有小道消息称分众传媒将借此壳重回A股市场。

似乎看来分众传媒重回A股指日可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原定于6月9日复牌的宏达新材宣布其实际控制人朱德洪辞职,缘由是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分众传媒随后发布公告称此次涉案与重组无关,相关风险正在评估中。

然而,有心人天不负。终于在2015年11月16日,七喜控股宣布,以截至拟置出资产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分众传媒全体股东持有的分众传媒 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分众传媒100%股权作价457亿元,七喜控股拟置出资产作价8.8亿元,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两者相差448.2亿元,差额部分由七喜控股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自分众传媒全体股东处购买。

姓名:江南春

出生日期:1973年3月15日

籍贯:上海市

毕业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人物名片

江南春。东方IC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