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实时播报

八旬铜艺老人心忧传承

2016-05-11 15:58:58 来源:

汉阳西大街25号,一间10平方米的手工制铜铺在这条人来人往的武汉老街上家喻户晓。在机械化的冲击下,纯手工打造铜器的人越来越少,曾宪高老先生现今80岁,依然坚守着“曾氏铜艺”, 与火炉、烙铁、锤子为伴。

曾宪高13岁跟随父亲先后在花楼街、黄陂街一带开设打铜铺。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离不开铜制品,铜壶、铜碗、铜锅随处可见。但曾宪高后来去了汽车厂工作,这门手艺无处可施。 1986年,曾宪高退休后搬到了汉阳,决心重拾手艺,在自家门口摆了摊。从此,街坊邻居把破损的锅碗瓢盆都拿到曾老这里修补,顾客络绎不绝。

曾老喜欢钻研,慢慢开始寻思着不妨制作些铜艺品。“有一天在家午睡,我突然想到了藕,就跑到菜场观察藕的形态,回家我就用泥巴捏了个藕,给街坊看了后还开玩笑说你拿回家炒了吃。”曾老笑着回忆。逼真的莲藕激发了曾老的创意,他立马准备铜材料制作莲藕、莲蓬、莲花,觉得还有些单调,又制作了鱼和蜻蜓,全程用锤子把铜皮敲成各种弧度,耗时大半年的“荷塘秋色”就这样诞生了,赢得好评如潮 。

十几年来,10平方米的房间内慢慢摆满了各种精致的铜艺品,有黄鹤楼、龙虾、金龙鱼、长嘴壶、酒壶等等。有人慕名而来高价购买,有人带着自家的铜制品前来让曾老烙上精致的图案。曾老说:“我好胜心强,基本没有我做不出来的铜货。累点无所谓,对我作品的肯定让我感动、高兴。”

曾老几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完全源于兴趣和热爱。一件铜制品从选材到剪裁,然后不断敲敲打打,直至整个作品完成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 铜艺品的制作需要脑力、精力、资金,如今曾老年岁已大, 有些力不从心,手上的活没有以前多了,但只要曾老开门打铜,就会吸引众多街坊、路人围观。

“曾氏铜艺”被列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门手艺却可能面临失传,曾老不免时常感慨:“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能创作,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有人能传承我的手艺,把铜艺发扬光大。如果有人聘请我当老师,我愿意毫无保留地教授。”


QQ截图20160511155237QQ截图2016051115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