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座城
在重庆市奉节县宝塔坪,有一处三楼一底的仿古建筑,与那座著名的白帝城遥遥相对,距奉节新县城约20公里。这栋古建筑叫做“诗城博物馆”。这座奉节“诗城博物馆”,凭一人之力,花数年时间建起,见证着三峡历史文化变迁,它的主人叫赵贵林。
与老赵事先联系好采访,进到博物馆后,老赵带着我们来到他位于博物馆二楼的办公室,便开始和我们聊了起来。起初聊到老赵为什么会想起建这座博物馆的时候,老赵腼腆中带点自豪地开始介绍起来,老赵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县城在三峡蓄水后,将面临整体搬迁,在老县城中有一条老街,名叫大东门,大东门民居是清末民初的店肆群落,在建筑结构上,它采用承重山墙与木梁架相结合的结构,风格上受土家族的影响,房屋构图简练,细处的处理却精细有致。作为三峡商肆,它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蕴是研究三峡古代商贸的重要实物资料。
但因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计划的预算有限,大东门的保护计划落空了,老赵便开始了每天在大东门内收一些旧物件,例如房屋的门、窗、栏杆、老砖等一些他觉得有价值的物件儿,在老赵搜集的过程中便有了要筹建一个博物馆的想法,但苦于资金不够,老赵开始向各单位“化缘”,还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以及房产,利用一点一点来的资金慢慢地开始修建博物馆,终于在2004年3月17日博物馆正式落成。
老赵的博物馆用影视、图片生动地记录下搬迁的整个历史过程。并按一定比例做了模型,维妙维肖地再现了古城的风貌。无数老街古巷以及小市民的风情展示都能勾起你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怀念。让赵贵林倍感欣慰的是,不断有参观者给博物馆带来新的藏品。
“2002年11月4日上午10时53分,三峡最后一爆,古城奉节永远消失。”博物馆里老赵收回来的旧窗边都摆有一个老时钟,老时钟全部定格在了10时53分。老赵用相机记录下了奉节老县城里百姓搬迁的过程,老赵把他那份怀念都慢慢收藏起来,陈列在这栋“诗城博物馆”内。
采访完后,老赵送我们出馆,告别老赵走出几十米后回头驻足看向博物馆,老赵坐在门后的桌子旁,阳光透过门脸洒在老赵脸上,几位年轻的游人踏进博物馆,老赵便又开始讲解他的收藏,他的照片,他的故事,他的博物馆。
2016年3月3日,老赵坐在自己的博物馆里,等待着前来参观的游人。
按1:300的比例老赵做出了老县城的模型,维妙维肖地再现了古城风貌。
老赵在2003年从老城里一户移民家中买下了所有家具,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博物馆。
老城搬迁过程中从各家各户搜集来的一些老式收音机。
从老城里搜集来的老砖。
在大东门老街上搜集的旧门窗以及旧栏杆。
从老城一些移民家中搜集的锁和钥匙。
在奉节老城搬迁过程里,老赵拿起相机记录下了当时移民时的影像。
馆里的老钟都定格在了早上10时5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