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姑娘刘蕙瑕夺本届奥运湖北首金
长江商报消息 刘蕙瑕、陈若琳获女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湖北省委省政府发贺电
□本报记者陈乐实习生 李小龙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湖北姑娘刘蕙瑕和江苏选手陈若琳在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拿下金牌。尽管在第四跳稍稍有些失误,但最后一跳表现近乎完美,最终两人以354.00分的优异成绩夺冠,为中国代表队收获本届奥运会上的第7枚金牌,同时也是湖北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收获的首枚金牌。
这是19岁的刘蕙瑕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收获金牌的同时,也让她成为中国跳水队中又一名“大满贯”(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选手。
昨天在省奥体中心,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和省游跳中心的全体运动员、教练员欢聚一堂,一起为她加油助威,现场响起的5次掌声全都送给了这个首次冲击奥运的大冶姑娘。
硬实力与坚强性格成就金牌
没有去现场感受就没有奥运气氛?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昨天凌晨在奥体中心,现场气氛的火热几乎让人误以为到了里约。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开始,刘蕙瑕和陈若琳一出场,现场的观众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刘惠瑕加油!一定没问题。”这是刘蕙瑕昔日的队友在奥体中心送上的千里之外的祝福。
由于刘惠瑕的爷爷身体不好,她的父母都没有来奥体中心观赛现场。作为见证了刘蕙瑕成长过程的启蒙教练,万胜红告诉记者,“刘蕙瑕的身体条件其实并不突出,但刻苦、开朗的性格以及极强的身体协调能力弥补了这一缺陷。”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陈刘二人顺利完成第三跳后,朝鲜组合选择了同样的动作,并完成得更为出色,其积分紧紧咬住了中国双人组。现场一片冷抽声,但是万胜红却显得很淡定,“不要紧,我说过,她有实力以及坚强的性格,能拉大这一差距的。”
紧接着第四跳,陈刘二人完成动作时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尽管积分仍位列第一,但仅领先第二名5分左右,气氛一时变得异常紧张。好在陈刘最后一跳完美收官,拿到87.36分,现场也提前进入了狂欢模式。一向以冷静示人的湖北省跳水队主教练刘世明还兴奋地挥舞起双臂大声叫好。刘世明坦言,“还是有硬实力的,主要是她们调整得不错,拼出来了,拼到了最后!”
第三跳、第四跳有些紧张,虽然名列第一,但分差没有拉开,最后夺得金牌,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刘世明表示:“还是这一年比赛的历练,再加上运动员的心理因素。最后一跳,发挥得不错。”万胜红也很欣慰,“她获得奖牌我一点都不意外,她有这个实力。”
“终于可以表扬她了”
今年初,刘蕙瑕和陈若琳一起去国外比赛,巧克力、冰淇淋、饮料通通岔着吃,两个人又圆了一圈。当时国家队领队就吓唬她,如果再涨体重就回省队去,吓得刘蕙瑕三天没去食堂。“饿着饿着,体重就降了回去。但减肥的初衷就是要让你站在跳水台上,然后又逼着她吃。”万胜红笑着说。
一路走来,万胜红都陪伴着刘蕙瑕的成长。刘蕙瑕进国家队后,两人也一直保持着联系。万胜红回忆道,刘蕙瑕说得最多的就是“累”!运动员的伤病也是必不可少的,刘蕙瑕的手腕、腰都有些伤病。她有时还会撒娇说,“看我这么疼还在坚持,希望得到你们的鼓励,求安慰。”特别是奥运临近,刘蕙瑕越来越累,其实这种累是精神上的累。万胜红就给刘蕙瑕做分析:你要把比赛想简单一点,一年在国外比赛10多场,这些对手你每天都见,谁能威胁你?没有,最大的威胁是你自己。你也是风浪中锻炼过来的,应该没有问题,要相信自己。
刘世明坦言,对刘蕙瑕的要求一直挺严厉,拿了全国冠军进了国家队,成绩来得太早怕她骄傲,一直压着她,让她感觉比好了、夺冠了是她的本分。“刘蕙瑕也说觉得我们对她非常的苛刻,但是总有一天,她会明白我们的苦心。”万胜红说,如今,刘蕙瑕站上奥运最高的领奖台,“现在终于可以表扬她了,挺不容易的。”
不到19岁即成为“大满贯”选手
刘蕙瑕,不到19岁的湖北大冶姑娘,训练之余喜欢看动画片《海贼王》。每当放假,爸爸就会带着她去旅游放松。第一次参加奥运夺得冠军,她却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
“第四跳下来我还是有一丝恐惧,不过好在有琳姐一直在身边安慰我。”刘蕙瑕赛后接受采访时直言自己紧张,“有想到过紧张,却没有想到这么紧张,还是缺乏经验。”夺冠之后,刘蕙瑕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赛前我是希望自己不要拖后腿,最后还是拖后腿。”
尽管只有19岁,刘蕙瑕已经是中国跳水队中又一名拿到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冠军的“大满贯”选手。湖北跳水已经蛰伏了太久,正需要刘惠瑕来带动,重铸湖北的辉煌。
比赛结束后,湖北省委、省政府向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国跳水队及刘蕙瑕同志发去了贺电。贺电说,刘蕙瑕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与队友默契配合,勇夺冠军,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竞技水平,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延续了湖北自我国恢复参加奥运会以来届届有金牌的辉煌!
中国军团最小萝莉湖北造——
“她的未来不可限量”
本报讯(记者 陈乐实习生 李小龙)艾衍含生于2002年2月7日,武汉人,主项是女子200米自由泳,她是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当年,武汉市体操跳水游泳中心教练靳钢到玫瑰园小学挑队员时,看中了这个小姑娘。从此小艾上午在学校读书,下午到体校训练。2013年,小艾到了国家队,而这个时候,她的身份还是一名初中学生,并不是专业队队员。在国家队,艾衍含师从奥运冠军焦刘洋的教练刘海涛。去年在喀山举行的游泳世锦赛,13岁的小艾成绩不错。
今年奥运会选拔赛,小艾获得第三名,进入里约阵容。奥运会她参加女子200米自由泳和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两项比赛。现场解说韩乔生对她评价很高,“这么小的年纪就可以有这样的表现,未来不可限量!”
湖北奥运金牌项目构成
乒乓 | 3 |
羽毛 | 4 |
体操 | 7 |
跳水 | 7 |
举重 | 1 |
网球 | 1 |
刘蕙瑕/陈若琳获女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
艾衍含。
刘蕙瑕的这枚金牌是我省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的第23枚金牌。
宁泽涛出局不意外 王牌军团稳夺三金
长江商报消息 在里约时间9日的比赛中,中国王牌军稳稳收获三金:前两天接连出意外的中国举重终于回归熟悉的剧本,在连续三届没有参加的女子63公斤级比赛中,邓薇为中国女举拿下第一金。男子69公斤级则是传统强项,新人石智勇以352公斤的总成绩封王。跳水“梦之队”继续“神稳”模式,刘蕙瑕/陈若琳拿下第三金女子双人10米台。泳池边,“人气王”宁泽涛没闯过百米自由泳半决赛;中国体操丫头们拿到铜牌,队长商春松说,未来四年目标就是缩小差距。中国女足0:0战平瑞典队,以小组赛1胜1平1负晋级八强,实现了保底目标,但下一场将面对实力强劲的德国队。中国代表团唯一一位马术选手、中英混血的华天和他的坐骑“堂·热内卢”在三项赛中获得总成绩第八,创造了个人奥运会最佳战绩。另外,随着彭帅、张帅和郑赛赛、徐一璠两对双打先后告负,中国网球选手的奥运之旅也宣告结束。(新华社)
冠军时刻
“对得起石智勇这个名字”
“要对得起石智勇这个名字。”
“好的,我会努力的。”
——这是2012年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的举重馆里发生过的简短对话,对话双方是雅典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石智勇和刚进国家队、20岁还不到的石智勇。
是的,你没看错,两个人都叫石智勇,同名又同姓,还同是练举重的,在举重圈,大家习惯于用“大”“小”石智勇来区别他们。
在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比赛中夺冠的“小石智勇”,终于可以对前辈说一句:“我对得起这个名字。”
从这一天开始,两人又多了一个共同点——成绩一样牛。在去年世锦赛上,“小石智勇”就让这个相同的名字出现在冠军名录之中,今天轮到了奥运赛场。
出生在广西临桂县五通镇的石智勇11岁开始练举重,“跟着启蒙教练肖双贵,当时就在镇上很破的一个小训练馆,外面下雨屋里就下小雨,全是水泥地,连个窗户都没有。”说起刚开始练举重的一幕,石智勇对当时的简陋环境记忆犹新。
不到1年,石智勇就被宁波来的教练看中了,“我2007年进了省队,才知道原来还有个石智勇是奥运会冠军。”还是个小孩子的石智勇当时没有大感觉,直到2012年进了国家队才第一次见到“本尊”(指“大石智勇”),就有了最上面那段对话。
“直到今天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这段对话。”在总局训练中心接受采访时,石智勇指着一块举重台告诉记者,当时“大石智勇”就是在那里对自己说的这番话。
(新华社)
话题人物
宁泽涛的状态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在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半决赛中,宁泽涛以48秒37的成绩位列小组第六,总成绩第12名无缘决赛。宁泽涛的成绩比他在去年喀山游泳世锦赛夺冠的成绩慢了0.5秒,在经历了爆红之后,当人们期待他总是能够站在最高领奖台的时候,宁泽涛没有能够续写神奇。
喀山世锦赛后的一年,宁泽涛经历了很多他从没经历过的事儿,包括他一度对游泳失去兴趣,对以后的生活充满迷茫,有媒体称他曾一度打过退役报告,压力如巨石一般,压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宁泽涛从小体弱多病,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父母,爷爷和外公都是军人,他自己也是海军出身。当初学游泳是为了增强他的体质,没想到,在泳池中,宁泽涛展现了过人的天赋,从此走上了职业的道路。
他的泳池路磕磕绊绊。“我年年都会出一些状况,骨折过,腿受过伤,肠胃状况很差,只能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只能少吃多餐,像个老年人一样。”宁泽涛说。
你可以明显的发现,宁泽涛瘦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身体状况都极为不好,体重下降了8公斤,且这8公斤全是肌肉。他在澳洲找布朗教练特训,每天早上四点起床,他一度练到呕吐,肌肉抽筋。布朗教练用严苛的训练加上适当的鼓励,让他重新找到了游泳的快乐,让他重新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拼搏的欲望。
昨天的比赛,在被记者问到是不是状态不好的时候,宁泽涛否定了,他说一切都很正常,自己已经尽力了,发挥出了正常水平,一步步走过来非常不容易,真正赛场上觉得很开心,荣幸,骄傲。
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每个人都渴望着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每个人都倾其所有去努力。尽管宁泽涛没有能够进入决赛,但他身上的压力终于释放了,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步步地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综合)
出生于“上帝之城”的女选手,为巴西夺得首金
从贫民窟里走出的奥运冠军
□本报记者 纪文君
在8日进行的里约奥运会柔道比赛中,从贫民窟里走出来的巴西选手拉斐拉·席尔瓦在女子57公斤级比赛中夺冠,为东道主夺得在本届赛事的首枚金牌,她也因此一战成名。然而,在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背后,是这位24岁的柔道选手极具传奇色彩的生涯故事。
拉斐拉·席尔瓦出生于里约贫民窟“上帝之城”,那里因2002年上映的电影《上帝之城》而出名。正如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这座巴西著名的贫民窟,几乎是里约最危险的地方——贫穷、饥饿、枪支、暴力等问题在那里滋生。席尔瓦的成功证明了出身并不是决定成功的因素,正如她自己所言:“对现在正在看柔道的小朋友来说,看到一个像我这样离开贫民窟而取得成功的人是件好事。”
席尔瓦的父亲是摩托车快递员,母亲无业。到了7岁时,她和姐姐被父母送去练习柔道,极具天赋的她3年之后就被选送到社区体育学校。
在《上帝之城》上映之后,一些社会公益机构开始关注这里,2004年雅典奥运会铜牌得主、巴西男子柔道选手弗拉维奥·坎托也亲身投入到这所社区体育学校的教学中,并指导席尔瓦,努力的席尔瓦在16岁时就获得世界青年柔道锦标赛冠军。
然而,贫穷的出身,加上黝黑的肤色,让她饱受歧视与侮辱。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承载巴西夺牌重担的席尔瓦因一次犯规提前出局,此后训练状态和成绩的下滑,让她遭受了大量的非议,不堪重负的她一度考虑退役。之后,在心理辅导和教练的鼓励下,席尔瓦坚持了下来。“在这个里约奥运周期,没有人比我训练更刻苦,”席尔瓦如是说。
席尔瓦用一枚奥运金牌为贫民窟的少年们带去希望,证明努力能够改变偏见和命运。正如她自己所说:“柔道是我人生的全部,如果没有柔道,我不知道现在会在哪里。谢天谢地,我遇到了柔道。”
石智勇获举重男子69公斤级金牌。
宁泽涛。
巴西贫民窟奥运冠军席尔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