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体易主或成体育产业转型样本

2016-12-05 00:13:5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股份转让尚无意向方出现,复牌后市值已达182亿元

□本报记者 陈乐

尽管中体产业(600158.SH)表示,其股份转让尚无意向方出现,但其复牌后的首个交易日仍迎来涨停。

11月28日晚间,中体产业发布公告,11月14日,公司披露了第一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基金中心”)拟通过协议转让持有的中体产业全部股份的事项。目前,基金中心并未与相关企业进行接触,也无意向受让方。

随后12月1日,中体产业结束了为期13天的停盘,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恢复交易。在复盘后的短短两个交易日里,其股价经历了过山车般地起伏。首日以20.19元/股复牌,却一度跌到了19.18元/股,出现近10%的落差,随后又一路飙升,最高价停在了22.48元/股。

作为最早登陆国内A股市场的体育公司,中体产业拥有国有的资源和背景,概念和稀缺价值明显;一旦这类国有化资产股权变更之后,可能带来的资产重组和随之崛起的新兴体育概念股,将会是巨大的投资机会。作为体育领域内国有资产产业改革的重要标志,这会否成为体育产业即将迎来活力爆发的信号呢?

营收缩水 大股东抛售22%股权

其实,中体产业大股东出售股权并非个案,尤其是近半年以来,A股市场正刮起一波上市公司控制权出售、大股东卖股的风潮。众多国有化运营的上市公司,或是传统的工业或制造业企业,近年来业绩进入下滑通道,“未来A股的退市机制会更完善,这些传统公司业绩持续下滑,还不如趁现在壳资源价值大的时候兜售套现。”对此,投资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解释。

中体产业是国内体育产业领域的标杆企业,它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上市,拥有国家体育总局的核心赛事、场馆以及经纪业务的资源。上市至今,中体产业整体股价走势有两个峰值,分别是2007年的4月和2015年的6月,对应的股价分别是55元和33元左右。上市后,中体产业最初主要承接的都是一些依托核心体育资源的业务。不过近年来,因为竞争压力的增大,中体产业的营收一再缩水:2010年到2015年底,中体产业的营收分别是13.6亿、15亿、10亿、9.8亿、11.5亿、8.5亿元,去年是过去六年里的低点;同时2015年净利润收入为7759万元,也是过去三年里最低点。

根据中国年的财报显示,中体产业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目前持有1.8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22.07%。按照目前公司的市值182.84亿计算,22.07%的股权全部出售,所需的交易金额为40.25亿元。由于其强大的资源背景及行业经验,对于市场上有需求的大公司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万达商业以及阿里体育,甚至还遭到了上交所的问询。

或成体育领域国有资产改革样本

有分析人士表示,万达商业从香港私有化回来,有极强的收购实体产业的需求。在过去一年里,万达与国际足联牵手、与国际羽联签约,同时拿下了冬奥会的核心项目,甚至承接了顶级核心赛事在国内的落地,比如明年的中国杯四国足球赛。在这样的情况下,万达是否需要中体产业来完善自己本来就已经够“臃肿”的体育线,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同时,就万达体育而言,其核心定位是拥有各类顶级赛事资源的体育营销公司。目前,万达体育手里的核心资源都是刚刚签下,或者开始在国内落地,商业化和运营仍在起步中,短期立刻释放盈利性的可能不大。由于中体产业现在的价格较贵,同时旗下核心资产相对传统,收入在萎缩,运营效率的市场化程度偏弱。对于现今的万达体育来说,是否接下价格不菲的中体产业,仍是需要再三考虑的问题。

此外,应该指出的是,中体产业除了体育产业的相关背景之外,并不具备优秀“壳”资源所拥有的特性。高达668.83的市盈率,让这只股票的股价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会令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业内之所以纷纷将目光放在了中体产业身上,固然因为它的资金性和特殊性,更重要的,“这可能为未来体育产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样本。”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一次国有资产的转制,在我们看来,还代表了一种可能,即国家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会开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国企改制向来是激活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这一次的转让交易给市场展示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操作得当,或将成为体育产业迎来活力爆发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