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拥抱商业空间引领新潮流

2017-10-23 06:09:2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香港旺角朗豪酒店收藏超过1500件艺术品,以打造艺术住宿生活体验

□本报记者 纪文君

随着消费升级,文化艺术市场全面启动。行走在城市之间,不管是酒店、或是商务楼盘等场所,在不经意的一个拐角可能就安静地站立着一尊雕塑艺术品或挂着一幅当代艺术绘画作品。近年来,随着大众文化品味的提高,公共商业场所正在拥抱艺术,而艺术酒店、艺术公共空间等概念也应运而生。

除了传统的软装和硬装外,不少国内外知名酒店开始聘请设计师利用艺术品的独特风情布置极具风格的大堂,让宾客从中体验创意的艺术,也于无形中提升了自身品质和品牌软实力。

酒店重金

打造“艺术感”成趋势

曾被亚洲《时代》杂志誉为亚洲最具艺术气息的酒店之一的香港旺角朗豪酒店(现改名香港康得思酒店),就在早期被定位为艺术酒店,其间收藏了超过1500件艺术品,以打造艺术住宿生活体验。此外,全球连锁的W酒店、广州的东方文化、上海的万和昊美等等都是带有“艺术”标签的业内知名酒店。

“如今不管是商家还是大众,都已经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羽园文化的创始人、设计总监翁羽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她曾经作为艺术顾问参与浦东机场艺术改造、上海卓美亚喜玛拉雅酒店以及诺富特酒店等多个公共艺术品装饰项目,经过近十年的从业经历,她坦言:“早些年也有很多实验性的艺术进入公共空间进行推广,但成效不算显著,近几年才开始显现明显的效果。”

为了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很多实力雄厚的酒店投资方都会不吝投入,但大趋势下,有些小型酒店也开始根据自己的预算进行一定的艺术品装饰。据透露,一般四五星级的酒店在艺术品装饰上的投资,少则百万,多则上千万,有些主打艺术的酒店在艺术品投资上甚至可以耗资过亿。

与此同时,除了酒店外,地产中心、大型商场也正在逐渐涉足艺术品装饰领域,以提升空间内的特色和艺术氛围,其中不少品牌方还会联合当地艺术家举办展览等。将艺术置于商业环境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吸纳更多的客人,另一方面,也能成为独特标签,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艺术品现在不仅仅具有装饰性,还兼顾隐形转化的特性,无形中给客户一种品质提升的心理暗示,以此转化为酒店、楼盘或者商场的实际收益。”翁羽喆解释道。

懂艺术、有人脉,艺术顾问门槛高

如何将艺术品有机地与空间结合,很大一部分难题都交给了艺术顾问,他们需要考虑建筑内部的整体硬装和软装风格,在空间中进行艺术品的综合性点缀。

“投入资金和创意自由度主要看不同的业主,而主题则一般都会由艺术顾问提方向,酒店方进行最终定夺。”至于艺术品的采购,一般由艺术顾问购买,或业主公开招标采购,也不乏很多投资者会以这种方式展现自己的私人收藏。

浦东区的地标式建筑之一卓美亚喜玛拉雅酒店,大堂的一座古木戏台颇具艺术感。这是翁羽喆早期参与的项目之一,她透露戏台是从徽州拆过来,再进行复原,同时由于集团老板本身就是业内知名藏家,因而其中也有很多个人收藏,整个项目前后历时三年,算是比较早将艺术品用于酒店装饰的项目。而在她经手的诺富特酒店项目中,则运用了来自全国的明清古董文玩和家具,甚至还有石鼓墩、石狮子,乃至锦盒、条几之类的小物。

此外,上海主打艺术的万和昊美酒店,是由知名收藏家郑好打造的文化艺术项目,以120位艺术家和顶级设计师共500多件的艺术品建立“美术馆式艺术酒店 + 学术公众性美术馆”的综合体。用郑好的话来说:“转角都是一个艺术场景,已分不清美术馆在酒店中,还是酒店在美术馆中。从500年前的景泰蓝到达明赫斯特,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空间与价值。”

“艺术品装饰与艺术创作是两个概念,毕竟你需要展示的空间不是画廊和美术馆,要考虑到空间的整体协调度。目前北、上、广市场对这个概念的接触较早,对艺术品装饰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翁羽喆坦言,多样化的要求也为这一行的从业者设置了一定的门槛——既要有艺术素养,也要懂室内设计,同时还需要有艺术品、拍卖行的渠道和人脉。

市场缺口催生“艺术品共享”市场

目前,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已经达8000亿元规模,与艺术品紧密相关的装饰礼品和工艺品市场也都接近1万亿元的规模。不过,除了有实力的投资者外,在高端艺术品的装饰方面,由于价格、购买渠道等因素,依然存在一定的市场缺口。在共享经济的大潮下,一些机构也开始提供艺术品租赁,以满足某一时段内对公共空间的装饰需求。

“艺术品租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加拿大,又被称为“艺术银行”。其通常由相关机构提供资金支持,购买本土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再租赁给企业或个人,为大众提供接触和欣赏艺术品的机会。此后在欧美不少国家成为了一项较为成熟的行业,为各类高端酒会、发布会等提供艺术品布置和租赁以彰显品质和档次。

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看来,艺术品租赁之所以在欧美国家盛行,缘于人们普遍具有艺术消费习惯和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消费人群庞大。虽然近年来艺术品租赁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但国内尚未培育起消费观念,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更愿意直接购买作品。再加上一些艺术家出于对个人作品运输、保管安全的考虑,不愿让作品以租赁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导致一些机构和个人虽然想租赁,却苦于没有心仪的作品。

对此,翁羽喆透露,装饰租赁方面,目前商场、办公楼等商业空间的艺术品租赁需求居多。优势显而易见——可以花相对合理的费用租到价格高昂的艺术品,并可定期更换。但由于市场尚未成熟,也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艺术品的保全:“通常我们会通过租赁协议和买保险的方式,当然也会用密封展柜来维护艺术品的安全,但是这种方式投入成本偏大。因此目前多是短期租赁,很少有长期的。”

不管是艺术品共享、还是艺术品装饰,艺术正在逐渐与高品质生活空间无缝对接。对于未来市场的发展大趋势,翁羽喆表示:”可以看到如今大家已经逐渐从追求视觉冲击力,到更深层次的挖掘艺术品背后的本质,相信随着大众鉴赏品质的逐步提高,市场也会越发成熟。”

艺术品租赁之所以在欧美国家盛行,缘于人们普遍具有艺术消费习惯和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消费人群庞大。虽然近年来艺术品租赁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但国内尚未培育起消费观念,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更愿意直接购买作品。再加上一些艺术家出于对个人作品运输、保管安全的考虑,不愿让作品以租赁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导致一些机构和个人虽然想租赁,却苦于没有心仪的作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上海万和昊美艺术酒店大堂,极具风格的大堂让宾客体验到创意的艺术,同时也提升了自身品牌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