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 10重点行业将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

2021-02-22 07:52:1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解读指出,未来三年是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过去三年是中国工业互联网起步发展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各单位,实施《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实施十余项落地性文件,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带动总投资近700亿元,遴选4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和258个试点示范项目,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2月18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结合当前产业发展实际和技术产业演进趋势,确立了未来三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建设5个国家级示范基地

“未来3年将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成长的关键期。”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表示,此次《行动计划》的发布,体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了五方面、11项重点行动和10大重点工程,着力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深层次难点、痛点问题,推动产业数字化,带动数字产业化。

其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实施网络体系强基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工程,推动IT与OT网络深度融合,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实施标识解析增强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增强工程,完善标识体系构建,引导企业建设二级节点不少于120个、递归节点不少于20个。

此外,在持续深化融合应用方面,实施融通应用深化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工程,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在培育壮大产业生态方面,一是实施产业协同发展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培育工程,培育技术创新企业和运营服务商,再建设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十四五”时期,将是工业互联网结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从2019年10月突破1亿,到去年底突破40亿,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了飞速增长。

标识,是机器、物品和数字对象的唯一数字“身份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是工业互联网的神经系统和构建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基础设施。

以湖北为例,2018年11月武汉顶级节点在全国率先上线后,湖北省二级节点建设不断加快,截至去年底,接入二级节点11个,标识注册量达到16.5亿,已经建成体系完备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目前,全省标识解析应用覆盖汽车、光通信、新能源、智能装备、食品安全等多个行业,在产品追溯、产业链协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等持续开展应用。

从国内首条5G智能生产线、国内首个5G智能钢铁厂,到即将建成的湖北首个5G智能化工厂,湖北抢滩5G、推广5G,已先后推动5G在工业生产、公共服务等多领域“试水”。近年来,枝江市主动按照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要求,先后制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三年行动方案等多个文件,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工业技改专项资金,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管理换脑”、技改升级。

在政策的激励下,枝江市有134家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技改项目。三宁公司就是标杆企业之一。公司在新建乙二醇项目中,投入近3000万元引入5G概念打造智能化工厂,实现高空、地面、地下全方位、无死角的5G信号全覆盖,推进人员、设备、产品间的“万物互联”,有效化解生产一线员工比重大、风险高等问题。

徐晓兰认为,5G+工业互联网还“大有可为”。“当前应用场景主要是改变生产线,未来还需探索新的应用场景,真正把5G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特性发挥出来,深度促进制造业根本性变革。”

打造国际影响力工业互联网平台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改造的意愿仍不足,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激活。不少中小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基础薄弱,升级改造难度大、成本高,且普遍存在资金缺乏、持续经营能力偏弱等问题。

《行动计划》提出,要支持大型企业引领推广、中小企业广泛应用的融通发展模式,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未来,将从“建平台、用平台、筑生态”三方面共同推进,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化升级。

在 “建平台”方面,将构建“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滚动遴选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动态评价机制,打造3-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工业资源要素集聚,加速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创新变革。

同时,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制定工业设备上云实施指南、工业设备数据字典,推动行业龙头企业核心业务系统云化改造,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业务系统云端迁移。持续提升平台应用服务水平。围绕“平台+产品”“平台+模式”“平台+行业/区域”等领域打造一批创新解决方案,加快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

未来三年,还将将通过实施“标识解析增强行动”,从做大规模、做深应用、规范管理三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标识解析体系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国家顶级节点与国际根节点的对接,增强国家顶级节点的服务能力,面向更多行业、更多区域推动建设不少于120个二级节点、不少于20个递归节点。同时,我们还将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基于标识的融合型基础设施,支持各地部署不少于20个融合节点。

●长江商报记者 周舜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