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丰股份总裁邱嘉辉: 聚焦饲料推进转型

2022-04-27 07:39:0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禾之青青,岁稔年丰。禾丰股份从饲料起步,栉风沐雨20载,如今枝叶繁茂,拥有饲料、白羽鸡、生猪养殖三大核心业务,成为国内畜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不过,公司三大主业所处的行业正迎来洗牌,头部企业、产业链完整的企业呈现强者恒强态势。近日,记者专访了禾丰股份总裁邱嘉辉。他表示,禾丰股份正将目光进一步聚焦饲料主业,夯实公司转型发展的根基。

聚焦饲料 夯实基础

2021年初,禾丰股份更改了公司的名称,体现了公司转型成为食品企业的决心。公司进行了新一轮的战略修订,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饲料业务的战略地位,并且定下了“饲料销量保底年均20%增幅、冲击3年翻倍”的新目标。

为何要以饲料作为基础?“不同于厂房的建造或设备的购置,现金一次性流出,后续计提折旧就可以,饲料的成本每天都在发生,现金是持续流动的。所以,饲料业务的成本控制更加考验公司的运营管理能力。”邱嘉辉表示,禾丰股份以饲料业务起家,饲料一直是禾丰的第一主业,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邱嘉辉表示:“从饲料到养殖,再到屠宰,最后到食品,这个一体化的链条当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超过60%。如果饲料业务没有竞争力,产业链前端的成本就会居高不下,链条整体的利润空间会被大大压缩。饲料板块的强大与否,与整条食品产业链的成功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并不是‘重返’饲料主业,而是进一步提升了饲料业务的战略地位,即使未来成功转型成为一家食品企业,我们仍然不会降低对于饲料业务的重视程度。”

而之所以提出“3年翻倍”如此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邱嘉辉表示,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从外部环境来看,现阶段饲料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销量正在快速向头部企业集中,这是行业共识;从公司自身的情况来看,经过对现阶段的业务进展以及自身竞争力的充分评估,可以预见,很多区域在未来将处于销量增速爆发的阶段,这需要内部的一系列变革措施完全落地才能够实现。

“目前,上游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下游养殖业景气度不佳,叠加疫情影响,2022年对公司来说的确挑战很大。”邱嘉辉表示,“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内部积极变革,外部快速开发新客户,尽最大努力达成目标。”

进退有度 稳步前行

禾丰股份提出的“3年翻倍”新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并购因素。但是对于并购,邱嘉辉也持开放态度。经营稳健是禾丰股份的一贯作风,在前几年的“超级猪周期”中,公司也没有大幅扩张,公司也因此成为2021年度为数不多的仍然保持盈利的农牧企业。

“有很多朋友说,禾丰实在是太稳健了,甚至有些保守,但客观地讲,禾丰的发展速度其实并不慢。”邱嘉辉表示,2021年遭遇特殊行情,上市以来公司首次业绩下滑。但是,从2014年上市到2020年,禾丰股份的收入和利润每年都在增长。“禾丰的白羽鸡业务用了10年多时间,将控参股合计的肉鸡屠宰量做到全国第一;生猪业务也很快实现了从无到有,搭建起了我们自己的核心团队。”

“同行都在进步,发展永无止境。”邱嘉辉表示,即使“饲料销量三年翻倍”的目标实现了,公司与行业内销量排名最前面的企业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所以公司必然会继续向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

“但是,企业在追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一定要控制好风险,不能马失前蹄。”邱嘉辉表示。

连通链条 一体运营

目前在全球排名居前的饲料企业,大多为产业链一体化企业,但也不乏优秀的商品化饲料企业的身影。“一体化运营”与“商品化市场”哪种模式将成为行业主流?禾丰股份将会采取哪种模式?

“关于未来的行业趋势,我个人认为是‘七三开’,70%的一体化运营,30%的商品化市场,特别是猪、白羽鸡、鸭这三大主力行业趋势尤为明显。不过,即使是商品化市场,各个环节也需要一定形式的连接,因为农牧业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行业。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一体化运营模式占比较多,欧洲则是专业化、商品化的企业较多,但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具有很强的协同关系。”

邱嘉辉认为,我国白羽肉鸡产业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一体化运营企业的销量占比已经达到45%至50%左右。在行情低迷的时候,这些企业的优势愈发明显。

展望未来,邱嘉辉表示,公司长期的战略目标是要成为一家顶级的食品企业,所以公司一定会向着“一体化”的方向推进。“在这个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中,饲料成本占比超过六成,所以饲料环节十分关键。我认为,商品饲料业务在未来15至20年内仍然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长。”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