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部署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五大任务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全球元宇宙产业加速演进,为抢抓机遇引导元宇宙产业健康安全高质量发展,日前,工信部等五部门共同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培育三维交互的工业元宇宙”“打造沉浸交互数字生活应用”“构建系统完备产业支撑”“构建安全可信产业治理体系”五大重点任务。
按照长远布局和分步落地思路,从近期和远期两个层面对元宇宙产业链做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到2025年,我国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产业规模壮大、布局合理、技术体系完善,产业技术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4项措施明确细化发力方向和突破点
为加速凝聚业界共识,集聚资源推动关键技术创新,构筑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形成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合力,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广电总局办公厅印发《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5大任务,即“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培育三维交互的工业元宇宙”“打造沉浸交互数字生活应用”“构建系统完备产业支撑”“构建安全可信产业治理体系”。14项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丰富元宇宙产品供给”“构筑协同发展产业生态”“探索推动工业关键流程的元宇宙化改造”等,它们紧紧围绕5大任务,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各自的发力方向和突破点。4项工程,即“提升关键技术”“培育产业生态”“工业元宇宙赋能”“强化产业基础”,它们从技术、生态、赋能、产业基础等不同维度,进一步谋划布局产业突破口,为带动示范任务一、二、三、四的实践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平台。
发展元宇宙赋能新型工业化
《行动计划》按照长远布局和分步落地思路,从近期和远期两个层面做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近期,到2025年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体衡量标准上,包括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和治理等全面取得突破,培育3—5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打造3—5个产业发展聚集区,工业元宇宙发展初见成效,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形成一批标杆产线、工厂、园区,元宇宙典型软硬件产品实现规模应用,并在生活消费、公共服务等领域出现一批新业务、新模式和新业态。
《行动计划》针对我国核心技术不强、产品不丰富、产业规模偏弱等发展瓶颈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元宇宙中的融合创新,加快关键技术布局,加紧基础软硬件的研发创新,在高端电子元器件、建模软件等重点方向尽快取得突破。在元宇宙产品供给方面,围绕社交、文娱、办公等现实需求,在元宇宙入口、虚拟空间应用工具和平台上着重发力。同时,《行动计划》倡导做强市场主体,培育元宇宙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建设一批元宇宙创新应用先导区、科技园区和产业园,打造特色化产业集群,并探索用户参与的技术创新和内容生产新模式新业态。
《行动计划》提出以构建工业元宇宙、赋能制造业为主要目标,大力探索虚实互促的制造业创新变革,在工业关键流程的元宇宙化改造、重点行业工业元宇宙布局、探索工业元宇宙创新应用模式三个方向发力。其中,建设工业元宇宙基础通用模型数据库,打造高精度、可交互、沉浸式的工业虚拟映射空间;探索基于元宇宙的产线运维、产品监测新模式,打造工业元宇宙的营销平台和虚拟培训系统;开发面向不同产品的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围绕资产设备、订单数据等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等,都是通过发展工业元宇宙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