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旅金融三全工程启动 1000亿支持文旅企业发展
长江商报消息 相关新闻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日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重磅发布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启动湖北文旅金融三全工程,三年注入1000亿金融活水,以“全覆盖、全产品、全链条”的方式支持全省各类文旅主体和项目的发展。
“不论大小,优质金融服务对文旅市场主体全覆盖,不论门类,农林牧副渔涉农旅金融产品全对接,推出一批时限长、成本低、范围广的金融产品,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优化文旅行业营商环境。”湖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文旅部门要以此次启动为契机,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把文旅产业作为信贷投放的增长极,借助金融机构融资、融智和融商优势,努力取得金融机构更大支持,为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金融活水浇灌文旅之花
“景区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是‘拆不散、搬不走’的‘印钞机’,我们看好湖北文旅的明天。”在湖北襄阳举行的长江文化产业带投融资促进活动上,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重磅发布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启动湖北文旅金融三全工程。
推出湖北文旅金融“三全工程”是农业银行支持湖北省文旅事业发展,共同开创有高度、更有温度的文旅新局面的具体体现。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三农对公业务部副总经理叶艳秋表示,农业银行围绕湖北省旅游发展格局,针对全省景区开发、提档升级、资产收并购和智慧场景建设等各环节金融需求,对文旅主体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对文旅市场实现全产品金融对接,为文旅产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近三年,农行湖北省分行已累计发放旅游贷款85亿元,旅游业贷款余额达到145亿元,先后支持了武当山、云雾山、天台山、三峡人家、陆水湖、神农溪等一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
农行湖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农行省分行将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场景金融、信贷政策和服务模式,针对文旅企业延长贷款期限,对文旅开发类项目,固定资产贷款期限最长可达建设期加上20年,同时提高信贷额度,优化担保方式,加大利率优惠。通过持续选派“首席文旅金融官”,打造“文旅特色支行”,架起政银企“连心桥”。三年内,将为湖北文旅业发展注入1000亿元的金融活水。
为加快“三全工程”务实落地,农行湖北省分行联合省文旅厅成立了工作专班,打出“一个专班、一张清单、一批标杆、一系列产品”的“四个一”组合拳。
通过成立省市分行和特色文旅支行的三级金融服务专班,了解企业需求,设计金融服务方案;共同建立文旅“白名单”库,对入库企业给予差异化信贷政策。目前湖北农行已在全省范围内储备文旅项目55个,融资需求86亿元。
文旅金融“三全工程”启动仪式上,农行湖北省分行为恩施市支行、红安县支行、武当山特区支行等首批10家“文旅特色银行”举行了授牌,还选派了10名金融专业能力强、文旅产业经验足的管理人员,到黄冈天台山景区、宜昌三峡人家景区、木兰云雾山景区、赤壁陆水湖景区等内重点文旅企业担任“首席文旅金融官”,采取“一对一”形式,为景区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多措并举推动鄂文旅发展
近年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倾听企业心声,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用心用情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2022年,湖北省委、省政府统筹7.63亿元财政资金,其中4.1亿元用于贷款贴息、3亿元用于发放文旅消费券、5300万元用于奖励旅行社,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定向帮扶措施,全年为企业办理续贷293.71亿元、延期还本付息62.35亿元。
2023年以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开展企业帮扶活动,累计争取省级财政安排近10亿元帮扶资金,其中4亿元用于发放文旅消费券,2亿元用于支持新开国际航线,1.53亿元用于奖励旅行社开拓省外客源市场,近2亿元用于宣传促销,文旅企业经营业绩普遍好转。
2020年以来,湖北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增加196家,较2019年增长52.4%。成功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4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5个、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2个、4C级营地2个。大力发展夜游经济,推出“夜上黄鹤楼”“木兰不夜城”等一批新项目,涌现了襄阳唐城、宣恩仙山贡水等夜游热门景区。
湖北省旅游市场呈现出企稳复苏、修复回暖、持续走强的良好态势,根据“一部手机游湖北”产业监管决策平台测算分析,2023年前8个月,全省接待游客4.94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24.3%。
业态驱动,文旅发展后劲十足。此前,湖北文旅重点项目招商签约大会上,62个文旅重点项目成功签约,总金额达1125亿元。当日,宜昌世界旅游名城建设一期项目、华强方特孝感项目、武汉印象绿林旅游区项目等重点文旅项目成功签约。此次签约项目,“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农旅融合、体旅融合、茶旅融合、工业与文旅融合项目共计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