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名交通人争当“热血雷锋” 江城爱心群体接力为生命续航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江楚雅
三月春风里,争当追“锋”人。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在武汉体育中心公交场站,一场场由城管执法局、卫生健康局联合举办的“热血雷锋行 交运传爱心”无偿献血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里,不仅成为了公交车辆的停靠站,更成为了爱心传递的起点。
活动现场,前来献血的城管队员、公交司机等交通人陆续完成填写献血登记表、测量血压、抽血化验等准备工作。在通过一系列检查后,顺利通过检查的献血人员依次走进采血室,护士熟练地为他们消毒、扎针,一股股承载着爱心的温暖血液缓缓流入储血袋,输向最需要的地方。此次活动累计献血33个单位、6600毫升,共有50余名交通人积极参与。
在众多献血者中,经开区城管执法局二级调研员黄士勇格外引人注目,他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位有着多年献血经历的爱心人士。他表示,自己虽离开部队多年,但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始终不变,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时刻把帮助他人放在心上,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武汉市公交集团第四营运公司579路驾驶员高鹏,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献血达人”。多年来,他已累计献血20次,其中献全血5次,献成分血15次。他表示,每次想到献出的血液能帮到有需要的人,就特别自豪。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副中队长胡飞,当天在活动中完成了人生首次献血。他表示,学雷锋并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贯穿人一生的信仰。他希望能为社会公益尽一份力。
在这些献血者中,有多年坚持无偿献血的“老将”,也有初次尝试却毫不畏惧的“新兵”。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热血雷锋”的担当与奉献。有的献血者表示,自己虽然力量微薄,但希望通过献血这种方式,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一份温暖和力量。
这些“热血雷锋”的善举,不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更激发了更多市民的献血热情。许多市民在看到报道后,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同时,此次活动也进一步推动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和关注度。通过实际行动,交通人们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展现了社会正能量。
武汉还有许多爱心群体在为无偿献血事业助力。湖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青协每两周组织学生献血一次;微光救援队的志愿者在公益救援之外,定期参与无偿成分献血,还组织队员用献血积分兑换书包捐给灾区的孩子们;情人节时,不少年轻人选择用献血这种特殊方式过节;还有夫妻同一天达到献血100次等感人故事不断涌现。
据了解,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武汉的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24年,武汉市新增无偿成分献血者近4000人,累计近6万人次参与,血小板采集量超过8.2万治疗量,充分满足了全市160余家医疗机构的临床需求,创造了“武汉不缺血小板”的奇迹。
未来,武汉将继续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献血意识。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献血服务体系,为献血者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相信在“热血雷锋”们的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共同书写属于武汉的热血故事。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