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3134名森林警长挂牌保护古树名木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李璟
铁锹翻土育新林。今年3月12日是第47个植树节,连日来,湖北各地纷纷组织开展各种义务植树活动,为荆楚大地再添新绿。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从湖北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了解到,为强化对古树名木和其他珍稀植物的巡逻保护,湖北配备3134名森林警长对82万多株古树名木“挂牌保护”。
据介绍,湖北现有林地1.31亿亩、森林1.16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96亿立方米,现存古树名木825854株、古树群501个,有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树种20种、国家三级保护树种21种。目前,全省已建成自然保护区59个。
3月10日,湖北省黄石市夏浴湖畔,黄石市公安局西塞山区分局河口派出所联合湖滨路小学教联体西塞学校开展“长江大保护 植树我先行”义务植树活动。
现场,民警与学生挥动铁锹挖土、植苗、培土,用脚踩实泥土,细心浇水润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20棵树扎根沃土,原本光秃秃的小土坡生机盎然,“藏青蓝”与“生态绿”辉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湖北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公安机关联合住建、林业部门对全部古树名木建立了“一树一档”电子档案,实施挂牌保护,对全省6.8万株散生古树定期体检巡查,对75.8万株群状古树进行无人机巡查,推动古树名木保护由事后打击转向事前预防。
2024年,湖北公安森警部门按照公安部“春风”专项行动部署,发挥“森林警长+村级林长+基层监督员+专职护林员”队伍作用,开展古树名木巡逻防护5600次,摸排花卉市场、家具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等易发生涉古树名木、重点保护植物违法犯罪的场所296次,破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47起。
“华中绿肺”神农架林区森林覆盖率达91.12%,古树63.7万余株,为湖北古树群分布最集中区域。神农架林区公安局以“人力+科技”的形式,对群状古树定期使用无人机巡查,联动林业工作站、村委会、护林员常态化巡护,及时抢救复壮衰弱株和濒危株。
去年5月,蕲春县公安局发现该县一棵树龄309年的古香樟树因工程施工被严重故意毁坏。经查明,某项目部现场指挥人员为抢工期,明知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古香樟树后仍擅自要求施工人员采挖,造成树木被严重毁坏。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在做好案件移送审查起诉的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对受损古樟树长期救治,将古樟树抢救成活。
此外,去年11月,根据湖北省公安厅森警总队下发的线索,随州市公安局森警支队侦破“1.25”系列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生兰草案,破案1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9名,收缴野生兰草40000余株,涉案总价值1500余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将于2025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法规,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职责、认定、经费安排、禁止行为、保护措施以及合理利用等方面都明确了相应要求和法律责任,为古树名木的全生命周期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
湖北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公安森警部门将围绕生态保护、护航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综合运用专项行动、提级侦办、指定管辖等手段,拓展涉古树名木案源,做好预警处置,推动条例在湖北落地、见效、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