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低空大脑”年底建成投用 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2025年低空经济创新生态(武汉)大会3月27日—29日在武汉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生态共赢——打造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汇聚80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旨在加速低空经济落地应用,推动湖北低空经济实现产业规模化与高质量发展。正在建设中的湖北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将于6月底具备服务能力,年底前全面建成。
低空经济被湖北省列为12个新兴特色产业之一,目标到2027年湖北省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年底前全面建成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湖北省列为12个新兴特色产业之一。2024年8月发布的《湖北省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湖北省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2024年10月,湖北省低空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低空公司”)揭牌运营,由湖北机场集团牵头,联合长江产业投资集团、中国移动湖北公司等多家单位组建而成,湖北省迎来低空经济“产业管家”。由低空公司负责建设的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可采集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及地理环境等多方面信息,被视为湖北的“低空大脑”。该平台向上连接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等系统,向下整合湖北省内各地市州飞行服务站数据资源,并通过协同运行系统与各有关部门互通,旨在为湖北省低空飞行活动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与支持。目前,湖北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6月底可具备基础服务能力,年底前全面建成投用。
从航线来看,湖北目前共获批24条低空航线,包括8条载人航线、15条载物航线和1条监测航线。此外,湖北省范围内还有40条临时航线正在运行或计划运行,这些航线分别聚焦物流配送、巡检巡查、无人机操手培训、动力伞运动等领域。
推动低空综合运行试验区建设
2025年低空经济创新生态(武汉)大会还发布消息,湖北正推动“一核多点”低空综合运行试验区建设,因地制宜开展“低空+”新业态应用场景创建,探索如何让低空经济“有收益、有回报、飞得长、飞得久”,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湖北经验”。
低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核多点”是指以武汉市为中枢核心,各地市为区域节点。武汉市有高新区、经开区、汉阳区、洪山区、武昌区、黄陂区、东西湖区、硚口区等8个区开展试验区建设。以经开区为例,经开区空域资源优越,坐拥汉南机场,将积极推动应急救援与发展低空经济有效结合、良性互动,打造空天地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
除武汉外,宜昌市、荆门市、孝感市和随州市也在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试验区建设。
大会上,中国低空经济“百城千企”场景示范行动正式启动。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以及技术瓶颈的加快突破,低空经济正从战略布局稳步迈向规模化商用,催生出一系列新型应用场景。“百城千企”行动将围绕多个重点领域展开,充分发挥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多位专家表示,这一行动将汇聚各方力量,抓住场景应用这个“牛鼻子”,推动低空经济实现产业规模化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