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季度新房成交量同比增32.73%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武汉市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达18833套,较去年同期的14189套增长了32.73%,整体市场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仅3月单月,新房成交量就达到8613套,为一季度中的最高点。1月和2月分别为5136套和5084套,环比基本持平。
此外,武汉贝壳平台数据显示,3月该平台合作新房项目的认购成交量环比增长65.7%;不仅新房市场呈现回暖态势,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也在增长,3月环比2月提升近五成,单日最高成交量达到345套。
武昌核心板块延续强劲势头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房成交18833套。其中,1月新建商品房成交5136套,当月蔡甸区、汉阳区、洪山区成交靠前;2月成交5084套,洪山区、蔡甸区、经济开发区领跑;3月成交8613套,江岸区、江夏区、蔡甸区成交均过千套。
分区域来看,一季度新房成交量中,武昌核心板块表现尤为突出。据悉,自去年下半年起,武昌板块便频频出现热销项目,不少项目“售罄”,3月23日,更有项目开盘当日全部售出。此外,汉阳、江岸、光谷等多个楼盘也表现不俗。业内人士表示,也存在个别区域项目去化压力大、销量一般的情况,部分楼盘已通过降价促销来加快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开盘去化率,武昌区居全市之首。根据中指研究院华中开盘统计,从2024年至2025年3月22日,累计监测四代项目开盘55次,共推出房源7294套,实际销售3761套,整体去化率为51.6%。
其中,武昌区的平均去化率达到66.7%,表现领先,全市项目平均开盘去化率为28%。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中心主任李国政指出,这得益于优质项目的持续推出,华润、建发、招商、城投等品牌房企也不断加码投资武汉市场,甚至带动伟星、邦泰等外地企业入驻拿地。
“房票安置”试点见成效
武汉市在“好房子”供给方面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在探索更高效的库存去化方式。李国政指出,2023年,武汉市汉南区在城中村改造中就成功实施了“房票”制度,并且效果很好。随后,武汉市江夏区、汉阳高铁功能区、长江新区、武汉市硚口区,先后进行了房票模式的创新试点。相比传统货币安置或实物安置,“房票”模式市场接受度更高、灵活度更强,能够有效促进存量盘活、品质提升,契合“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政策导向。
住宅产品将迎新一轮升级,正在满足多元化需求。随着住建部提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的新标准,业内普遍认为,武汉或将响应调整,迎来新一轮产品迭代。这一变化不仅将提升居住舒适度,也将推动“好房子”在空间设计和功能布局上的全面升级。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武汉房地产市场现状,今年武汉市还将全面提升新建商品房、还建房、安置房、保租房等各类住房的品质和服务,打造更多各具特色的“好房子”,满足各年龄层群体的不同住房需求,推动武汉房地产市场成交持续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