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融合惠转”行动启动 湖北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025-04-17 08:11:0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融合创新,普惠转化。4月15日,2025年湖北省科技产业“融合惠转”行动在宜昌正式启动,将通过举办2场高规格大会、8场重点活动及200场市州专场活动,推动全省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加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启动仪式当天,中国科学院与“宜荆荆”都市圈的1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现场签约,吹响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冲锋号”。

两大盛会引领创新要素集聚

据悉,今年行动的两大重点大会备受瞩目。第三届长江科技创新要素大会将发布2024年中部六省技术交易相关排行榜,系统呈现区域创新实力。大会期间,还将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区巡展、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专场、长江中游城市群企业技术需求对接会和知名高校技术转移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为区域内创新要素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广阔平台。

同时,第四届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经纪人大赛也将在今年举行,通过“市州初赛+鄂湘赣省赛+决赛”的选拔方式,围绕技术经纪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实力,挖掘和培育鄂湘赣三地优秀的技术经纪人团队。

此外,本次“融合惠转”行动还特别安排了以“融惠”为核心的8场重点专题活动,包括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湖北站)将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宜荆荆都市圈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暨2025年中部技术交易市场发展论坛,探索都市圈协同创新机制;襄阳都市群、武汉都市圈专场活动分别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与光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此外,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湘赣成果转化系列活动、援疆援藏技术转移对接活动、湖北实验室重大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大会和2025年湖北省科技产业融合惠转行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专场活动,将进一步拓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辐射力。

打造科创高地的“湖北路径”

在启动仪式现场,中国科学院与宜荆荆都市圈相关企业现场签约了1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作为“融合惠转”的首批硕果,标志着“企业出题、院所解题、金融助题”的院地合作进入了新阶段。“面向能源电子的材料功能涂层研制”等3项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在现场推介。宜昌市科技局现场发布了宜昌市2025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涉及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现代化工新材料、大数据及算力等四大领域20个科技需求项目。

除省级示范活动外,湖北省今年将组织200场市州专场活动,围绕“需求牵引技术、成果适配场景、项目对接资金”的核心逻辑,构建覆盖全省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活动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一对一”需求匹配、技术经纪人全程跟踪等方式,推动创新资源向基层流动,加速“纸变钱”的转化效率。

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湖北省通过上线高校专区,导入金融资源等措施,进一步推动科创供应链平台扩容提质。目前,该平台已入驻企业6.7万家,完成供需匹配超1.4万项。同时,湖北省科技厅也开展了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出台《湖北省概念验证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启动科技成果转化“融合惠转”行动,持续打通成果转化卡点堵点,并修订出台《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管理办法》,强化集群动态管理,新认定(备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众创空间29家。

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2454项,共签订技术合同7032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504.29亿元,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14.6%。随着2025年行动的展开,湖北正以制度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中部崛起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