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捐资1亿助力文物科技创新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江楚雅
近日,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腾讯公司在北京共同宣布,腾讯公司向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1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国家文物局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文物联合专项基金。这是社会资金首次进入文物科技领域的专项捐助,标志着我国文物科技创新进入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新阶段。
近年来,文物劣化、修复材料不当、遗址探测技术匮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的瓶颈。例如,新疆克孜尔壁画因被烟熏覆盖而模糊、残缺不全,面临褪色风险;龙门石窟的浅浮雕正以每年0.5毫米的速度风化。这些技术难题,亟待通过科技创新寻求突破。
腾讯此次捐赠的1亿元,将定向支持考古科学、文物保护、文物数字化与文化传承等领域的科研攻关。通过基础科研与应用研究的接力,专项基金将探索前沿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例如,将生物医学和材料学领域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引入壁画颜色层提取,在不损坏文物的前提下穿透烟渍层,结合数字化手段实现壁画的虚拟复原。
腾讯在捐赠中提出,希望将文物保护升级为“跨学科融合模式”,吸引化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参与,提升文物科技创新水平。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表示,专项基金计划培育一批既懂文物、又精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在人工智能、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支持下,推动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的深度融合。
此前,腾讯已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文物保护数字化经验。例如,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文物的高精度扫描与三维重建,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欣赏文物细节。此次捐赠将进一步推动文物数字化与文化传承的结合,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奚丹表示,2021年腾讯将“可持续社会价值”纳入核心战略,成立数字文化实验室,系统化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路径。此次捐赠是腾讯长期主义战略的延续,也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