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季度外贸“开门红” 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700亿

2025-04-22 07:34:5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2025年一季度,湖北外贸“开门红”!日前,武汉海关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湖北省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700亿元,达1743.1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6.6%,这一增速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更延续了去年三季度以来的两位数增长态势。

其中,出口1246.2亿元,同比增长22.4%;进口496.9亿元,增长4.2%。3月份单月进出口总额更是达到729亿元,增长50%,显示出外贸稳中向好、动能充足的良好态势。

民营企业撑起“半边天”

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北,外贸活力持续释放。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409.5亿元,增长24.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0.9%。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66.4亿元,下降11.9%,占9.5%;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48亿元,增长29%,占8.5%。

今年3月,进出口总额729亿元,增长50%。其中,出口552.5亿元,增长68.4%;进口176.5亿元,增长11.7%。

外贸主体活力迸发,民营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在外贸经营主体方面,一季度湖北省进出口实绩企业已超6000家,同比增长6.5%。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192亿元,占比达68.4%,同比增长16.4%,继续保持外贸主力地位;国有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31.1%,表现同样亮眼;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56.5亿元,增长3.3%,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的格局。

跨境电商领域表现尤为亮眼,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阳逻港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8万标箱,同比增长2%;江海直航累计查验出入境船舶40艘次、出入境货物72054吨,创历史同期新高,稳居长江中上游首位。

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仍是“主力军”。一季度,湖北省出口机电产品682.2亿元,同比增长19.2%,占出口总额的54.7%。其中,手机、电脑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零配件分别出口65.3亿元、62.4亿元、48.5亿元和38.8亿元,分别增长20.3%、6.5%、7.3%、10.4%,成为带动出口快速增长的核心品类。

鄂州进出口暴涨60.2%

在全省17个市州中,有13个保持增长,区域发展“多点开花”。其中,武汉市一季度进出口总值达949.7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全省总值的54.5%,依然是湖北外贸的“压舱石”。

尤为瞩目的是鄂州,依托花湖国际机场这一内陆“空港经济”核心枢纽,一季度进出口增长高达60.2%,对全省进出口增长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3.8%跃升至4.6%,成为外贸增长“黑马”。此外,咸宁、恩施、黄冈等地也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或区位优势保持稳健增长,区域发展呈现活跃局面。

从市场结构看,东盟、欧盟仍为前两大贸易伙伴。一季度,湖北省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进出口均保持增长,进出口值分别为392亿元、229.7亿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达936.4亿元,增长18%,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3.7%,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这一增长得益于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及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红利释放,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表现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