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彭永东捐赠价值4.4亿股票回馈社会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江楚雅
近日,贝壳-W(02423.HK)发布公告,贝壳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及控股股东彭永东拟捐赠900万股A类贝壳普通股,资金将用于居住行业服务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健康福利和应届毕业生等租客群体的租房帮扶。
按公告当日收盘价51.95港元/股计算,该笔捐赠市值约为4.6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4亿元)。此次捐赠不仅是贝壳自上市以来的最大单笔高管捐赠,彰显了企业以公益力量回馈社会、持续聚焦社区发展的坚定决心,更是其长期公益实践的延续与深化。
从“一老一小”的关怀,到环保与青年发展的支持,贝壳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向上、向善”的企业价值观。未来,随着公益项目的持续推进,贝壳有望构建起一个覆盖社区医疗、教育、环保等多领域的公益生态,为构建美好生活共同体贡献力量。
捐赠将聚焦两大群体需求
根据公告,捐赠股份的税后资金将分为两部分:50%用于居住行业服务者(如经纪人群体)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健康保障,50%用于应届毕业生等租客群体的租房帮扶。这种分配方式既关注了产业链基层服务者的生存状态,也回应了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
居住行业服务者是房产中介的核心群体,但整体收入水平与高管薪酬差距显著。据行业调研,经纪人平均月收入仅为8000—12000元,且缺乏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此次捐赠的50%资金将用于改善这一群体的医疗福利,包括为其家庭成员提供健康保险、建立专项医疗基金等。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基层服务者的后顾之忧,也提升了行业从业者的职业尊严与归属感。
剩余50%资金将用于应届毕业生等租客群体的租房补贴。根据教育部数据,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00万人,租房需求激增。贝壳通过提供租金减免、押金代偿等形式,帮助青年群体降低居住成本,缓解就业压力。这一举措既体现了企业对青年发展的支持,也为城市人才吸引与留存提供了助力。
此次捐赠市值4.4亿元人民币,不仅是贝壳上市以来最大单笔高管捐赠,更体现了公益模式的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彭永东表示:“企业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创造价值,更在于回馈社会。捐赠资金将筑起服务者的健康防线,为行业注入温暖力量;同时帮助青年群体减轻生活压力,专注自我成长。”
以公益力量推动社区发展
贝壳的公益行动并非一时之举,而是长期聚焦社区需求的系统性工程。近年来,公司围绕“一老一小”两大群体,开展了多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针对老年人,开展助老公益项目,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其中“稳当当计划”针对老旧小区楼道安全隐患,贝壳联合社区、物业等力量,为楼道加装扶手、设置警示标识。2025年,该项目计划完成1000个楼道改造,惠及超5万名老年人。
“银发守护计划”为独居老人提供智能硬件(如紧急呼叫器、健康监测手环)、平台服务(如线上问诊、生活服务)及意外保险,2025年底计划覆盖2000户家庭。“老有所乐”活动组织老年人文艺演出、兴趣小组、健康讲座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针对儿童,开展儿童与青年公益助力下一代成长。旗下“贝壳少年营”为社区儿童提供科普教育、艺术培训、社会实践等课程,2025年计划服务超1万名儿童。“毕业生租房帮扶计划”通过与房东、公寓运营商合作,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租金优惠、押金减免等支持,2025年计划帮扶5000名青年。
贝壳在环保领域同样不遗余力,通过创新形式推动社会参与。“绿色杭城”活动联合社区、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旧物回收、植树护苗等活动,已连续3年开展。2025年,该项目计划在杭州新增10个环保示范社区。
“贝壳美好驿点”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清凉物资、充电设施、休息空间等,搭建社区“清凉角”,2025年计划覆盖全国50个城市。
贝壳的公益行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企业战略深度融合。未来,公司计划从技术赋能、跨界合作、品牌建设三方面深化公益实践。技术赋能方面,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手段,提升公益项目的精准性与效率。例如,通过分析社区老龄化数据,精准定位助老需求;跨界合作方面,与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合作,整合资源,扩大公益影响力。此外,医院合作开展老年健康讲座;品牌建设方面,将公益行动纳入企业战略,形成“商业+公益”的良性循环。通过公益活动提升品牌美誉度,反哺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