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能源推进绿色转型 4月新能源发电量增54.91%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湖北能源(000883.SZ)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5月12日,湖北能源发布2025年4月发电情况,公司当月完成发电量33.58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73%;但新能源发电量表现亮眼,同比增加54.91%。截至4月底,公司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55.67%。
新能源发电量增长
湖北能源是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平台,现在已形成了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天然气、煤炭和金融6+1的成熟业务板块。
年报显示,湖北能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0.3亿元,同比增长7.3%;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3.7%;扣非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3.2%。
截至2024年底,湖北能源总装机规模1829.98万千瓦,在建装机超600万千瓦,预计2025年末总装机规模将接近2000万千瓦,基本实现“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
受来水偏少导致发电量下降、火电上网电价下降影响,今年一季度湖北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1.83亿元,同比降19.65%;净利润3.56亿元,同比降54.31%。
公司积极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根据最新公告,2025年4月,湖北能源完成发电量33.58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73%,其中,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61.66%,火电发电量同比增加35.66%,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54.91%。
3座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建设阶段
根据湖北能源的规划,“十五五”期间公司将坚持传统业务与创新业态协同互进,在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中不断培育发展新能源检修检测、零碳园区等新兴业务;坚持不同能源品种与区域布局协同调度,结合新型能源体系特别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向,布局一批水风光、火风光、风光储项目。
湖北能源在投资者互动中提及,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战略引领下,新能源投资和并网规模将突飞猛进增长,电力系统对调节性电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抽水蓄能作为当前技术成熟、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绿色低碳、灵活调节性电源,迎来了快速发展黄金期。湖北能源投资开发的3座抽水蓄能电站均已完成投资决策,进入建设阶段。其中,罗田平坦原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铺开;长阳清江、南漳张家坪项目通风兼安全洞均已贯通、主体工程建设已启动。后期,湖北能源将在加快项目进度、严控项目投资的同时,推动项目“建设好、运行好、效益好”。
在资本市场上,湖北能源计划以每股8.20元的价格向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转让所持长江证券5.30亿股股份(占总股本9.58%),交易已获证监会受理。交易最终完成后,该笔股权转让将优化公司资产结构,进一步聚焦能源主业。